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0日 5.0°C-6.9°C
澳元 : 人民币=4.85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4天前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时间匆匆忙忙带走了许多人,根据我们国家中国工程院官网的可靠消息,6月11日的时候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经担任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设计师的王永志老先生因为疾病医治抢救无效在北京去世,年纪是92岁,他是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代表,是那一代人熏陶出来的灵魂人物,是中国载人航天史的开山祖师。

王永志的前半生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1

王永志老先生出生于1932年的东北辽宁,那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乱世之秋,国家多事不安宁,东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是这样的环境养成了王永志长大之后的报国热情,到18岁的时候他亲眼见证了朝鲜战争的爆发,看到秉持尖端武器欺负中国的美国飞机无视中国领空飞到东北边境狂轰乱炸。

一时间中国百姓死伤严重,但我们国家却是拿不出一支合格的空军来抵御美国飞机,从这个时候开始王永志就立下了志向,要把自己的个个人荣辱和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最好的理想志愿,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奋斗来为新中国建设起来一支强大的国防,让我们的国家不受欺负。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2

所以王永志就放弃了自己一开始的农业专业,转而重新复读后来被清华大学的航空系飞机设计制造专业录取,这个专业就是为了建设新中国空军专业设置的,是为了弥补中国空军的空白,让我们国家建设出来一支属于人民的空军,当时中国和苏联关系友好,为了建设空军肯定要学习苏联,所以学习成绩优异的王永志就被派遣到苏联留学。

到苏联留学期间,王永志又因为国家的需要将自己的专业改成了火箭导弹设计专业,要为中国建设出来一支真正的保护伞,那个时候的导弹研究属于世界前沿顶尖技术,即使是在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之中都属于保密内容,苏联大学之中虽然那开设这门专业,但为了防止内容外泄,禁止上课的时候摘抄笔记。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3

那个时候的王永志和几个好朋友商量之后决定默记出来,每个人负责记忆一部分,上课的时候脑子里面记住多少就是多少,回到宿舍之后把记忆的部分默写出来凑成珍贵的资料,争取把这些资料带回国内对中国的火箭导弹发展有帮助。在留学期间结束之后的王永志回到中国被委以重任,签署保密协议之后来到了大西北,参加中国弹道导弹的研究。

东风2号研究过程之中寄托了很多中国人的希望,所以那个时候是被叫做“争气弹”的,就是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但没有想到东风二号的试飞过程之中却出现了问题,因为高温导致数百斤的推进剂膨胀,无法灌输进去更多的燃料导致导弹无法达到计算的里程,这个时候中国科学家就连钱学森都头痛不已,很多人都在想办法但又都没有想到办法,这个时候是30岁的王永志大着胆子敲门进去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卸掉600千克的推进剂并且给出了自己精确的计算答案,后来钱学森采纳了这个方案,让东风2号射程超过了1000千米。

后半生的载人航天事业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4

从60年代研究导弹成功之后,中国的导弹事业就进入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国家不得不下马了许多重要的事业,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些重要国防航空,到1992年的时候苏联解体红旗落地惊醒了中国,知道了光搞经济是不行的,那样只会是待宰肥猪,毛主席当年说的要努力建设中国人的国防还是没有错,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又重新发展中国一些重要领域国防。

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当时的王永志已经60岁了,但老一辈杰出科学家老的老去,死的死去,没有人能够挑起这个大梁,最后还是找到了王永志,让他担任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载人航天的难度很大,已经灭亡的苏联在搞,美国也在搞,搞这个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自己国家的事情都 还没有处理好,怎么就又着眼于太空了呢?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5

当时王永志老先生说了一句话特别感人,他说:“三百年前中国人闭关锁国失去了大海,落后世界,今天我们不能再失去太空了,不然子孙后代就要说我们这代人没有做好,让后世中国再次落后世界了”,其实当时的中国已经强大如斯,但像王永志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依旧牢牢记住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时刻不忘未雨绸缪,因为有王永志的带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90年代起步了。

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干尖端武器只能靠自己 - 6

经过差不多十年的努力研究,王永志和中国的航天工作者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把杨利伟送上了浩瀚无比的太空,当杨利伟成功上天的那一刻,无数革命老同志为之落泪,有大人物亲自写下了毛主席当年的诗篇:“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并且自豪的说当年红色理想时代的理想到今天终于实现了。

后来的王永志先生年纪一步步大了,已经没有精力再像过去一样担任总设计师了,他便把这份事业交到了下一代人的手中,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止是遨游太空了,更是可以登陆月球,让寂寞嫦娥舒广袖,让吴刚捧出桂花酒,到2022年11月17日的时候正好是王永志的90岁生日,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老功臣,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陈冬、刘洋等人在太空之中为他送上了亲切的祝福。

结语

中国人正是因为有了像王永志这样传承老一辈革命奋斗精神的人存在,我们的载人航天事业一旦成功就进入到了世界先进行列之中,他曾经表示希望中国后辈认真学习毛主席时代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并且表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志愿,要一直奋斗下去,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懈怠,牢记当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