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2.8°C-8.4°C
澳元 : 人民币=4.82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揭秘时尚巨头:如何用心理操纵消费者?

8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时尚圈一直被两个词贯穿,一个是“割韭菜”,另一个则是“智商税”。

“网友跟风吹了一支李宁鞋,499买了双李宁韦德之道8,结果350卖了”又上了热搜。

虽然很快有人称,这只是一场营销策略,但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大牌的种种操作,往往都围绕着如何更深地影响和操纵你的情绪、心理而展开。

为什么大牌总能精准地收割你?

在消费社会,我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做出购买决策,但很少有人会深究这些决策背后的原因。

大牌的广告就是一种隐性的操控。

其背后的心理门道在于“对比引导”。

孩子所向往的品牌运动服,是“新衣新鞋新同学”,这种新鲜感带来的社交价值,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当父母换了“国产运动品牌”之后,孩子虽然没有了“显摆”的资本,但也没有了那种“拥有新东西”的快乐。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孩子不得不接受现实——原来,自己还是只有旧衣服。

这种情绪落差,就会让人产生“再等等、说不定下次就会有更好的机会”的想法,从而再次走向消费主义的陷阱。

这就是大牌广告常用的心理诱导手法:通过制造某种生活上的需求,然后告诉你,现在没有它,你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这种“得到了就会快乐”的心理机制,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针对具体产品的“欲望”。

而欲望,往往是最不理性的。

除了对比引导,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失调”来制造购买欲,也是大牌的惯用伎俩。

比如说,奢侈品品牌巴黎世家的某广告,

看完这条广告后,很多人都会在心里问一句:

“我到底是生活在巴黎世家的广告里,还是现实里?”

这种反差带来的冲击,不仅让人们感到震惊,还会激发出人们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强烈向往。

而当人们把这种向往转化成购物欲望后,就会不自觉地为这些不合理的产品付费。

这就是大牌广告常用的心理诱导手法:通过制造某种生活上的需求,然后告诉你,现在没有它,你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这种“得到了就会快乐”的心理机制,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就会变成一种强烈的、针对具体产品的“欲望”。

而欲望,往往是最不理性的。

除了对比引导,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失调”来制造购买欲,也是大牌的惯用伎俩。

而当人们把这种向往转化成购物欲望后,就会不自觉地为这些不合理的产品付费。

大牌如何塑造你的品牌形象?

如果说广告是大牌操纵你消费心理的第一步,那么塑造品牌形象就是第二步。

对于大牌来说,如何让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分辨品牌的真假,也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方面,古驰的做法就非常值得一提。

古驰的经典LOGO,以前一直以来都是一只红色的双G字母。

后来变成了全黑的单G字母。

这个改变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以为是古驰logo改了,但其实是因为苹果公司将iPhone 14 Pro Max的主摄像头挖孔区域改为了类似古驰经典LOGO的设计。

很多人发现之后,纷纷表示要把古驰的包包扔了。

但事实上,这只是古驰的一个营销手段。

因为在更换logo之前,古驰的新一季男装秀就已经开始招商了,而新logo的出现,也让那些投过广告的男装品牌受到了影响。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如果没有logo的存在,你可能都无法辨认出这是古驰的产品。

这就是大牌的策略:通过模糊产品的边界,让你无法准确地辨认出产品来自哪个品牌。

这样一来,品牌的形象就不再是那个“标志”,而是变成了“包装”。

而这种“包装”,往往会随着品牌力的增强而水涨船高。

就像茅台和五粮液一样,只要它们继续保持自己的品质,并通过各种方式维持住消费者心中的“稀缺形象”,那么它们的品牌价值就永远不会降低。

大牌如何影响消费趋势?

除了广告和品牌形象之外,大牌还可以通过“群体效应”和“意见领袖”来影响消费趋势。

什么是“群体效应”?

指的是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产生的购买行为的变化。

这种现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家都买的东西,我也想买。

而“意见领袖”,就是群体效应中最具影响力的那一个或几个。

在互联网时代,这类人往往就是各大社交媒体上的网红。

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对大众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说,前段时间,一条名为《没有xx,我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的短视频在全网流传。

在视频中,这位博主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国内的零食和饮料,并表示自己只吃国产的、不吃进口的。

这条视频获得了几百万个点赞,也引发了很多网友对“爱国消费”的讨论。

随后,以“爱国消费”为标签的零食和饮料就开始在电商平台的销量上涨。

这就是大牌如何通过“群体效应”和“意见领袖”来影响消费趋势:你越想买,我就越卖得多。

不过,这种消费行为的上升,并不一定总是健康的。

比如说前段时间,智能手环的市场就变得异常火爆。

在电视上、地铁里、公交车上,你可以听到大量的声音说:“如果你还没有买智能手环,那你就是跟不上时代的人。”

在这种声音的影响下,很多人不管自己需不需要,也要买一个智能手环来戴在手上。

但实际上,当你真正去了解这个产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必要。

智能手环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监测睡眠质量。但这一点,普通的血压计和手机就可以做到。

所以,与其被这些大牌的操作所影响,不如冷静地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深度好文计划#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