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5.0°C-11.8°C
澳元 : 人民币=4.84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2022-02-0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35年,德国航空业制造从凡尔赛条约带来的限制中走了出来,当年德国的航空制造业已经可以年产各型飞机4700余架。这个产能在当年的欧洲也算是独树一帜,鲜少有国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是名副其实的航空大国。而对于当年的航空大国而言,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则属于强国空军的标配,如英国、美国都有研发重型轰炸机,德国也不例外地投身了重型轰炸机的研发工作之中。

只不过,德国的重型轰炸机项目突出的那是一个不顺利,不仅研发工作磕磕绊绊,甚至于连主导者都坠机身亡,而计划还在之后被彻底撤销了。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 1

德国的重型轰炸机项目起步很早,在德国空军还未正式成立的1933年就开始了。那时候,德国的“帝国航空部”实际就是德国空军,而所谓的“空中力量指挥部”就是后来的德国空军参谋部。当时的德国空军的参谋长是瓦尔特·韦佛,此人曾是德国陆军参谋部的训练部部长,在德国陆军内部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如果不是德国空军组建在即,估计德国陆军也不可能把这人调给戈林做手下。

那么,一天飞机都没开过的瓦尔特·韦佛能当好空军的参谋长吗?还别说,他还真是个不错的参谋长,他为德国空军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军思路,量身打造了作战条例、部队编制和参谋部章程,可以说没有他的努力,就没有未来的德国空军。而他相较于赫尔曼·戈林、恩斯特·乌德特等一战空军飞行员相比,更清楚一流空军应该拥有哪些关键能力,比如说战略轰炸能力。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 2

草创初期的德国空军其实并不注重战略轰炸能力,他们更关心的是战术轰炸能力。这倒也不能怪德国空军内部短视,而是因为初创的德国空军家底比较薄弱,又需要和陆海军争夺预算,因此他们在发展规划上就十分谨慎。考虑到德国陆军未来的作战核心是装甲部队,且装甲战术本身又需要空军的支援,所以德国空军就着重发展了他们的战术轰炸能力,双引擎的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构成了德国空军的轰炸主力。

虽然说这种做法本身导致了德国空军的远程轰炸能力差,可德国未来的作战方向是面积有限的西欧地区,就算是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也基本可以覆盖到这些国家的国土了,集中使用轰炸机也可以达成战略轰炸的效果,所以对于当时的德国空军而言,远程轰炸机更像是是一种不必要的力量。尤其是,希特勒给戈林的命令是“从无到有,尽快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力量”,那价格高昂又难以在短期投产的重型轰炸机,就更像是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 3

然而,对于颇有远见的瓦尔特·韦佛而言,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瓦尔特认为德国未来的敌人将包括英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都不是中型轰炸机和远程轰炸机能够对付的,德国空军必须拥有直扑位于英、苏两国纵深地带的工业区的能力,否则德国将不可能用轰炸摧毁对方的工业区,战胜英国和苏联也就遥遥无期。因此,瓦尔特·韦佛决定无论有多难,战略轰炸机都必须搞出来。

这瓦尔特·韦佛也不是拍脑袋做的决定,他为了说服空军内部的反对者而进行了数次兵棋推演,证明了重型轰炸机的优越性,同时还在技术层次进行了一年的探索,最终在1934年确立了德国第一个重型轰炸机项目“乌拉尔轰炸机”。

该计划预计要花费7年时间,在1941年完成并开始量产四引擎重型轰炸机。你听这名字你就能知道,这就是以苏联为假想敌设计的,因为乌拉尔是苏联的工业区所在,而这个名字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 4

为了加强德国空军对战略轰炸机的认知,瓦尔特·韦佛还在德国空军正式成立的1935年颁布了《空军第16号命令:空战指挥》和《航空空战指挥》两份战略文件。这两份战略文件与之前颁布的《空战行动指挥要领》和《第10号条例》完全不同,毕竟后者写的都是战术轰炸和近距离对地支援,而前者写的都是有关于讲述战略轰炸和重型轰炸机的战略意义和作战任务。

瓦尔特·韦佛一腔热血,为的就是能够搞出符合战略空军要求的远程轰炸机,可惜乌拉尔轰炸机项目的进度却远远称不上让人满意。这个项目延伸出了两种重型轰炸机,分别是Do-19重型轰炸机和Ju-89重型轰炸机,本来是个很好的事情,可惜这两种飞机都存在较大的故障和隐患。测试中这两种重型轰炸机出现过发动机熄火和飞机失灵的情况,有时干脆是在高空出现结构性损坏,显然不能投入正式生产。

德国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研发,不仅项目研发失败,主导者还坠机身亡 - 5

试验机型出现重大问题,项目被延期也是必然的了,但最严重的打击则在于瓦尔特·韦佛出事了。说来也是倒霉催的,1936年6月6日,瓦尔特·韦佛乘坐He-70飞机去德国空军军官学院演讲,演讲结束后他也将乘坐这架飞机前往柏林。

但当时因为地勤人员疏忽大意,导致这架飞机的副翼风锁没打开,瓦尔特·韦佛的飞机在飞抵柏林机场后,于降落阶段因失速而坠毁。此事故不仅导致瓦尔特·韦佛当场毙命,乌拉尔轰炸机项目的总工程师也一并身亡。

这下可好,主导者和总工程师一起玩完,乌拉尔轰炸机项目当场就陷入了瘫痪。更要命的是第二任德国空军参谋长阿尔贝特·凯塞林是狂热的战术轰炸支持者,对战略轰炸没有半点认知不说,更采取了一种鄙夷态度。

因此他上任后立刻就停止了乌拉尔轰炸机项目,专心将资源转移到了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上。这下,德国的战略轰炸机之梦彻底不存在了,德国空军也彻底成为了一支战术空军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