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3.9°C-7.4°C
澳元 : 人民币=4.8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18天前 来源: 小树妈妈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上清北和一个亿,你选哪一个?”

这个经典问题,相信大家都刷到过。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

我发现网上的回答,正好因为年龄分成了两波:

孩子们几乎都选了清北。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2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3

而99.9%的成年人秒选一个亿。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4

原因大家都知道,现在形势不好,挣钱太难,清北都去街道办了。

最近倒是看到一个例外,有位北大博士毕业四年后,依旧坚定选择了北大。

点开视频前,本来以为这又是一期“我来人间凑数,看别人光芒万丈”的采访。

没想到,这孩子挺实在,没有什么名校毕业的架子,不仅把自己社畜的形象抖擞了个干净,还说了好多大实话。

他说:学历和挣钱没什么直接关联。大部分同学绝大多数都在打工。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5

他说:北上广这么高的物价,自己存不下什么钱,更别提买房了。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6

他还说:人生发财靠“康波”,也就是俗称的踩中风口。

好多人在下面评论说:这才是人间真实。

可为什么知道这些,他还是义无反顾选上北大呢?

他对学历、挣钱的态度,倒是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有了点新的启发。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7

视频里这娃,咱们管他叫朱博士,属于那种很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高考时被保送北大医学院,本博连读8年,本科时还拿下经济双学位。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8

就专业来说,他也相当优秀,读博时发十几篇SCI论文。

按理说,读了这么多年,又有一定成绩,当医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结果毕业以后,他却转行当了股票分析师。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9

问理由就是,当医生太“穷”了。

他说自己如果在三甲医院工作,按目前资历,一个月也就2万左右。

当然,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是高收入了,医生又是长线职业,好日子都在后头。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这个产出和读博8年的投入比起来,还是不算太有性价比。

而且这个收入,他想留还留不下。(毕竟)竞争的也都是清北博士。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0

年薪百万,对大多数北大毕业的娃来说,都是遥不可及。

说到买房,朱博士坦诚说,自己确实有20%同学成功变身成有房一族。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1

不过这些同学,要么掏空了家里四个钱包,要么本身就是富二代。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2

既然看得这么明白,小伙子为啥还选北大呢?

朱博士是这么回答的:

“读书本身就不是奔着赚钱的目的。”

“上北大,更多是满足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钱很重要,但它不能代表所有的事情。”

“精神需求”这个词,乍一看挺虚的,有种赚不到钱,强行挽尊的感觉。

但看完朱博士的整个采访,我又觉得这是真心话。

他说:北大毕业都买不起房,确实心里有比较大的落差。

尤其看到某些网红直播一次就能挣个几百万,他当然也会眼红。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3

那同样是眼红,有些人就开始愤世嫉俗,用消极抵抗作为报复。

我经常就在网上看到类似的言论,比如“你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

这样固然很舒服,但也更容易被淘汰,于是你越愤怒,越摆烂,错失的机会越多,陷入无尽恶性循环中。

朱医生,明显属于积极改变型的。

医生收入低?他就改行干薪资高的金融。

中途改行,其实以他本科的学历,很难进入TOP级的投行,他肯定也在工作中付出了许多努力。

所谓,越努力,越幸运。

一个人如果看透了社会的残酷,依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那他肯定有一天会抵达自己想要的高度。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4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是朱博士比较乐观。

但我还是觉得,他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定程度是要归因于北大的校园生活。

《精进》中有段话说得很好: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一流大学和普通院校,不说硬件设施,氛围上就有天壤之别。

记得前阵子有个很火的帖子,就是北大学生发出来的。

帖主说,自己修了一门刚开的新课,期中要闭卷考试。但也正因为是今年新开,没有往届资料和考题能参考。

遇到同一件事,心态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做法。

我想这种情况,有些娃可能就暗自发愁,不知如何是好了。

结果在帖主的课程群里,当下就有人跳出来,组织了一个70多人的群,给大家分组、分工、设置任务提交时间。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5

仅仅2天的时间,这70多个孩子,就整理出了16万字的复习资料,还划了重点,自己写了模拟试题和答案。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6

评论区里有网友感慨于这些孩子的执行力:

“这一刻对北京大学遥不可及的高度,有了具象化的理解。”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7

在优质大学里,孩子收获的绝不仅是一纸学历,更是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永不言弃的精神和胆识,还有及时行动的行为习惯。

这些品质比钱本身更能保障孩子的人生,也是所谓学习逆天改命的一部分真相。

所以说,如果可以,我们当然还是托举孩子一把,哪怕现在学历贬值。

当然,如果孩子进不去,也不必强求。

因为这种积极的心态,我们当父母也可以帮孩子培养。

我觉得比较关键的有3点:

l良好的家庭氛围

l面对逆境时,父母的态度是镇定还是焦虑

l如何转换思维,用积极的角度去解释、分析问题

尤其是最后一点,比如说考试考砸了,有些人可能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肯定是你不够努力。

但有些父母却会跟孩子这样说:

这次发挥确实不太好,但也正因为没考好,你才能发现哪些知识点薄弱,精准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

“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那么学会这一点,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孩子遇到困难,就不会逃避,也不会觉得辛苦,而是将之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8

朱博士这段采访里,还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说:上北大能决定你的下限,但赚钱更多取决于你能不能踩到风口。

而朱博士,就是那个倒霉的,没能踩中风口的人。

读书时因为无法落户,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

疫情时基金很火,他也跟风入手了,结果连跌2年,只能惨淡收场。

他说自己什么风口都没踩上,什么坑都踏遍了。

老话说:“一命二运三本事”。

一个孩子能否获得成功,与许多因素有关:有家庭出身,有个人努力,有时代机遇,有贵人扶持,还有不少的运气成分。

现在这个大环境,运气不好又是常态,北大博士尚且如此,又何况普通孩子呢?

所以鸡娃这个事儿,是时候换个思路了。

如果你家娃是个好苗子,在不消耗生命力的前提下,该鸡就鸡。

毕竟学历贬值了,又不是彻底没用了,北大博士嫌弃月入2万太少,但还有大把人找不到工作呢!

其次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找点他能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也能坚持下来,长期投入的事情。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主角,只有你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特质,总会吸引喜欢你的人。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李子柒,她爱传统文化,擅长干各种农活,就算消失3年,后续也有人模仿,但依旧无人可以替代。

北大医学博士,毕业4年收入曝光:鸡娃的尽头,是尴尬的薪资…(组图) - 19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不能对事业有所助益,孩子最起码会凭借着热爱,变成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不是也挺好吗?

关键词: 薪资鸡娃留学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CCJJ
CCJJ 18天前 回复
先满足了物质需求 再来跟我说精神需求
KK最靠谱
KK最靠谱 18天前 回复
一个亿。那样孩子可以上哈佛
mangguocai
mangguocai 18天前 回复
普通人一生挣到一个亿的概率,要比考清北的概率低的多。挣到一个亿的难度要比考清北难的不是一个维度。
陈乙萱
陈乙萱 18天前 回复
成年人就没几个不选一个亿的
chsisi
chsisi 18天前 回复
哈哈,秒选一个亿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