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0.0°C-11.2°C
澳元 : 人民币=4.86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贸易战还是垃圾战 美国对华出手的借口几何

2018-03-28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美国官员在3月23日向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对中国决定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关切,并称中国限制进口可再利用商品严重干扰了全球废旧物资供应链,美方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实施有关措施。 

贸易战还是垃圾战 美国对华出手的借口几何 - 1

“洋垃圾”的进口严重影响着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生活 (图源:VCG) 

迟到的“抗议” 

对于美国的抗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与3月26日的记者会上回应表示,美方有关说法“上纲上线”,非常虚伪,所谓关切“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无据”。华春莹还反问道,“难道美方对中国限制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就是正当的,而中国依法限制洋垃圾进口就是违法的吗?” 

事实上,中国最初发布禁止“洋垃圾”的通知,是在2017年的7月18日,当时通知已经写明,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而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已经拒绝洋垃圾进入国内,为什么美国在通知发布8个月后,禁令实施近3个月后,才开始抗议呢? 

这就不得不提美国近日打响的对华的贸易战。美国通过301知识产权调查威胁征收中国价值6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中国“奉陪到底”的强硬表态,在国际社会也引起了广泛反弹,更有舆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咬定贸易逆差 

除了美国301条款的调查结果外,特朗普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理由,一直是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对于贸易逆差,已经有不少观察人士和媒体提出,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不能代表中美贸易对美国“不公平”。 

从数据上看,所谓中美贸易逆差所指只是商品贸易逆差,而在服务贸易上,美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2016年,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到557亿美元,约是2006年的40倍。而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全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1.87万亿元人民币(1人民币约为0.16美元),扩大13%。但2017年前9个月,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达到了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美对华服务顺差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对华商品逆差的增速,而美国白宫乃至经济政策制定者们对此绝口不提,而是死咬住摆在明面上的商品贸易不放,自己充当全球化的受害者。而现实是,无论是商品贸易或是服务贸易,如此大的贸易额都不可能是政府调控的结果,而是反应了两国最真实的市场需要。而美国指责中国利用政府补贴在占贸易上风时,似乎忘记了自己所倡导的市场经济的理念。 

贸易战还是垃圾战 美国对华出手的借口几何 - 2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提到中美贸易摩擦应用对华解决 (图源:新华社) 

反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27日会见美国国会访华团时,对贸易战的言论,他强调,中国从不对任何国家追求贸易顺差,因为这是难以持续的,中方希望与美方继续保持沟通,妥善解决彼此间的贸易摩擦,最终的结果是使双方都能受益。他还表示,对别人关上门也就挡住了自己的路。很明显,顺差并不是如美国所说,中国政府寻求的结果。 

就算美国不采取任何行动,未来十年中美商品贸易逆差都将呈下降趋势,因为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改革不断推行,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也会不断下降。而中国游客访美、赴美留学生以及美国电影等文化产品,都将继续给美国制造更多的服务贸易顺差。 

美国对华开战的借口 

回到美国抗议中国“洋垃圾”禁令,这件事和贸易公平问题就更没有关系。中共十九大已经把污染防治作为中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国的产业升级不再需要这种高污染低效率的垃圾分拣工作。 

而曾在西方获得大奖的《塑料王国》等记录片也反映了垃圾处理在中国触及的环境乃至人权问题。当中国把环境污染当成一件重要问题处理时,为何美国又指责中国“似乎”违反了世贸组织(WTO)义务呢? 

对比中美对贸易和贸易战的态度,就可见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原因,并不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也不是中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而是面对中国不断崛起的经济和科技力量,和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因为感到威胁而采取的干预行动。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美国并没有如特朗普宣布巨额关税那般强硬,而是悄悄和中国开始谈判,双方都希望能达成协议。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贸易本来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妥善解决彼此间的贸易摩擦,最终的结果是使双方都能受益。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