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1日 12.8°C-14.0°C
澳元 : 人民币=4.79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Kotablater 东爪哇的神秘佛陀》

2023-06-16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Kotablater 东爪哇的神秘佛陀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纪录片制片人

《Southeast asia buddhist art sumatra&java suculptre 2022》

东南亚佛像苏门答腊与爪哇雕塑,作者

黄岩博物馆《造像万千》

台州博物馆《金木荟萃》策展人

资深服饰配饰设计师

德国红点设计奖获得者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里有一尊站立的释伽牟尼佛造像,出土于爪哇岛东部地区kotablater。

编号:AK-MAK-193

约公元700年-800年

高42.0厘米×宽12.0厘米×重3.786公斤

布勒克维尔特(brorkveldt)最早收藏这尊造像,布罗克维尔迪(FL Broekveldt) 1932年继承后,1940年捐给亚洲艺术之友协会,1972年亚洲艺术之友协会租借给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这尊佛像也成为了已知的爪哇地区最早的一尊青铜佛陀造像。

佛陀身穿袈裟,袒右肩,双手举至胸部,右手呈说法印,指间无网缦。左手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抓住袈裟的一角,但就图片表现来看并没有这种情况,袈裟的衣纹以一种体现身体曲线的方式表现,肩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褶皱密集程度不同。这体现了工匠的洞察力和对细节处理的把握,有韵律感的褶皱一直到脚踝,且左手边下垂的袈裟并没有90度的垂直,而是有意识的底部外张呈现动态。整尊佛陀尺寸来看,很明显头部的尺寸占身体的八分之一,要知道高达42CM的青铜造像在早期的铸造中属于难度非常大的挑战,所有的这些都非常与众不同。

造像有着瘦长的脸和锐利的鹰钩鼻。额头到鼻尖的这种线条是爪哇造像特别典型的一个特点,无论起源是哪里,我们相信与当地民族的审美息息相关。头顶肉髻遗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黄金制作的代替品。

右脚是1950年用左脚作为模型铸造后修复的。类似这样尺寸的站像往往容易在脚踝部断裂,这也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释迦牟尼佛立像

公元2世纪-3世纪

石质

阿玛拉瓦蒂考古博物馆藏

印度安得拉邦

从这尊造像整体的风格来看,很明显与印度安得拉邦的阿玛拉瓦蒂风格很相似。从苏拉维西岛到爪哇岛,在东南亚的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具有这种雕塑风格的作品,特别是在东部。阿玛拉瓦蒂风格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褶皱的线条处理,但在东南亚地区褶皱线条的做法却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头部五官、发髻,以及身体线条上的差异。这说明尽管这些作品与阿玛拉瓦蒂风格大体相似,但他们的起源和年代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大量关于这一类佛像的文献中,早期出版物倾向于认为他们与阿玛拉瓦蒂同一时期,然而近年来学者们认为这些应该是阿玛拉瓦蒂风格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具有当地艺术改造的作品。因此,在不同时期的出版物种对于这一类造像的年代断定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他的断代从公元3世纪到9世纪都有,同时对于他的来源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来自印度,斯里兰卡,也有人认为就是爪哇本土的创造。也许只有能够重建其考古背景的情况挖掘初新的发现,才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上世纪初曾在印度尼西亚工作过的前殖民官员布勒克维尔特(brorkveldt),1904年向巴达维亚殖民政府(今雅加达)递交了一份关于莫约克托(东爪哇)古物的报告,其中他提到这尊来自kotablater(东爪哇),这个地区虽然远离爪洼岛文化的中心,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地图上看它是一个海港,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1]

并且,还因为它是布拉曼邦王国(banyuwangi)的一部分,布拉曼邦是最后一个拉瓦尼的印度教、佛教藩国。直到18世纪,这个地区才皈依伊斯兰教。19世纪,哈格曼和韦尔比克等古物学家仍然在这个地区看到许多砖结构的遗迹。1874年在(kotablater)以西大约10英里的puger发现了大量的金银佛像,这表明佛教可能很早就来到这个地区。

我们回到这尊造像所呈现的状态来看,由于无法测试材质的金属含量,我们无法得知最重要的几种元素是否与印度或者爪哇出土的一致,因此单从外观上看,我们有几点值得注意:

1、造像在右腿的大腿部位可能是铁支钉残留的锈迹,当然也有可能是铁元素的附着物产生的氧化现象。(见下图红色箭头标注)

2、我们看到造像整体氧化层呈现深灰绿色,这与造像的金属材质成份,埋藏环境等有很大关系。

3、氧化层上面的黑色颗粒物分布于全身,是比较典型的火山灰附着的表现,在这一地区很常见。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工匠对于身体线条细微的表现(见上图),比如大腿到小腿的这种肌肉线条和衣纹关系的处理,这是我们在阿玛拉瓦蒂作品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印度阿玛拉瓦蒂风格理解成一个带有罗马帝国气息和希腊哲学特点的作品,更加注重神性的表达。那么图片中这类”爪哇·阿玛拉瓦蒂”作品更像是一个人群中走来真实的哲人,这是东南亚地区崭新的一种理解,更是艺术家关注生命力表现的伟大尝试。

[1]The sculpture of Indonesia Hardcover – October 1, 1990 Jan Fontein

(出版记录/publish)

东南亚古代造像艺术

收藏 · 研究 · 交流

旅行 · 文创 · 策展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