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2.7°C-10.7°C
澳元 : 人民币=4.82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穿汉服,头饰不妨选择“基础款”

2023-06-07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玉雕仙人乘凤簪(唐)

点翠嵌白玉凤钗(清)

掐丝镶玉嵌宝金簪(明)

越来越多的汉服萌新们,想感受传统服饰的魅力,试穿汉服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发饰”。怎样的发饰既简单又能与传统服饰产生和谐之感呢?首先,可以看看古代的女子们都是如何倒饬自己的。

从周代开始,女孩子年满15岁就要举行成年礼,被称为及笄礼,一般由家里年长的女性帮成年的女子束发戴簪,意味着告别孩童时代,可以成婚了。“笄”也叫“簪”,是古代女性最常见的头饰,最早出现在仰韶文化,距今有六七千年,一般由兽骨制成,主要偏固发的实用性。随着时代发展,簪子变得越来越精致,会开始在其上雕刻花纹,材质也变得丰富多样,比如常见的玉簪、金簪、银簪等。在古代,男子也戴簪,一重要的作用就是固定冠。汉代的时候,文官们有外出携带锡板的习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记录时,就会拿出笔记录,而笔会像簪子一样插在头上。“簪白笔”也成了汉代文官的代名词。

秦汉以后,玉质的簪子成为女性主要的头饰,与钗、环、镯相互搭配着使用。钗的使用率也非常高,通常会有一个疑问,簪与钗的区别在哪里?一个很简单的分辨方式,簪只有一股,一头粗一头细,笔直下来。而钗分为两股,有的会一股长一股短,方便插戴。古代女孩子们会将两三只簪子交叉式地插在发髻里,显得风情万种。同时,一些爱情故事里,簪子也会成为女孩子表达爱意的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在发式上,古代的女人可能也想营造“头包脸”的效果,显脸小,就会戴假发,称为“义髻”,通常是木制的或纸制的。发髻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民风比较开放的唐代。

唐代女子的妆发有空前的发展。有个趣事发生在初唐时期,当时的样式大部分还是继承了隋朝时期的风格,发髻整体比较扁平、简朴。但是不久之后就出现了略高的发式,这时候就有朝臣面见唐太宗的时候说:民间爱好高髻的习俗就是受宫中影响的。太宗怒斥:那你是想宫里的人不梳头发吗?这件事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的思想开明。

正因为此,女性的发饰呈现繁荣的发展,从比较常见的单、双髻到半翻髻、双鬟望仙髻等。单髻是日常用得最多的一款发饰,算是基础款,将头发整体束在头顶,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如果是要出席正式场合,可以直接在单髻上添加“义髻”,根据义髻款式的不同,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型。

所以呢,萌新们在发饰上不妨试试这些“基础款”。如果想要将汉服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其实也不用做太多复杂的造型,简单地将头发盘起,斜插一枚与众不同的发簪,便可别具韵味。

文并供图/子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