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8.9°C-11.1°C
澳元 : 人民币=4.79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2022-11-2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北方毛熊的野心和贪婪在土地之上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中国和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勘察分界也不止于东北,东北勘察分界导致中国几乎永久性丢失了外东北等上百万平方公里广大国土。中国人永远记得住这一段历史,所以在此后中国官方出版的地图之中,将外东北丢失土地之上的主要城市一一以“汉文旧名”进行标注,但同样是丢失国土,外西北也失去了近50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何外西北之地不用中国名称进行标注呢?

外西北丢失历史过程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1

外西北之地是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丢失的广大国土,但俄国人对于中国土地的觊觎实际上由来已久,17世纪之时便因为和中国有着领土之争而爆发了雅克萨之战,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之中和俄国方面爆发的最大规模战争却不是雅克萨之战,而是19世纪70年代的伊犁之战,这场战争规模达到了数十万人,决定了伊犁河谷和外西北的归属,可惜的是清朝当局当时输掉了这场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俄国人乘着中国内乱危机和英法入侵之便宜,以军事敲诈取得了中国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但俄国人的野心却并没有得到满足,清朝不放一枪一炮就让出了俄国历代祖先垂涎的远东之地,反而让俄国人看到了清朝的虚弱,觉得这正是自己扩张领土的大好机会,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俄国人开始了阴谋夺取中国外西北的奸计。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2

1851年俄国人取得了在新疆通商的权力,但他们通商只是借口,其目的是刺探中国内地军情,伺机制造中国内乱,然后从中为俄国获取土地利益。经过长达10年的谋划,俄国西伯利亚军区参谋康斯坦丁考夫曼制定并发动了侵略中国新疆的计划,当时清朝方面伊犁将军常清面对装备落后、士兵奇缺、的情况之下就此与俄国人爆发了中俄战争。

中俄勘分西北条约的签订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3

俄军2.5万人击败了满蒙骑兵和清军地方武装共7万人。清朝方面虽然战败,但也并不是丢失全境,真正恐怖的是之后爆发于西北全境的回乱,回乱一起之后使得整个中国西北陷入乱局,这种情况之下的清朝中央实际统治者爱新觉罗奕䜣为了确保新疆全境不陷落,不得不与俄国人进行谈判。正是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和俄国就双方情况开始了艰难的谈判过程。

这是一段充满硝烟的战争,也如实的被记载到了历史之中,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被后世中国人所熟记。这场谈判之中对于中俄两国边界的确定完全是按照实力来进行划分的,中国今天新疆和中亚各国交界之边界线实际上就是中俄当时双方军队的停火线。历史之中将这次条约称为《中俄勘分西北条约记》。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4

外西北这一战,中国打的轰轰烈烈,也死了数万人,但最终还是丢失了西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面的土地就包括了中国曾经最大的湖泊“巴尔喀什湖”,还有中国西北满蒙藏等族人称为圣湖的“斋桑泊”。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使得中国自汉唐以来完整的西域疆域不再完整。曾经的唐朝时代就已经定名的“碎叶城”被俄方更名为“托克马克”。

1862年到1864年爆发的中俄之战使得俄国人实际意义上占据了新疆大部分土地,此后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条约》使得他们获得了法理意义上的成功,后面更是赖着不走,以俄国人遭受伤害为理由占据了伊犁在内的整个伊犁河谷地区。一直要到10年之后的左宗棠老先生率领湘军子弟入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才重新收回了伊犁城和部分伊犁河谷。

外西北重要地区一览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5

外西北的初步失去是从《中俄勘分西北条约》开始的,此后的《塔城界约续约》和《伊犁条约》更是使得中国失去了总计7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其中就包括了新疆地区最为精华的土地“七河流域、楚河流域、塔拉斯河流域、唐努乌梁海之地”。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中国汉唐以来的故土,清朝花费百年之功从康熙到乾隆三代君王努力,无数将士埋骨他乡才收复的,到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则是一股脑的全丢失了。

外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别为阿拉木图、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阿拉木图即为清朝之古尔班阿里玛图、比什凯克即为唐之碎叶城、杜尚与曾经的八拉沙衮有历史渊源、塔什干则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石头城,汉代的张骞和唐代的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失去了巴尔喀什湖、斋桑泊、伊塞克湖、阿拉湖。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6

以上诸多城市曾经是整个新疆地区的重镇,靠着这些重镇带活了整个新疆的经济民生。军事上也有着足够重要的作用。汉代以来的战略思想就以此作为“战略前哨”,外国有动静能够足以迅速知道消息做好防备,若是对中国不利就直接出兵。但完整的西北局面一旦破坏之后,重镇伊犁的综合价值就大大缩水,战略纵深和地理险要皆不具备。

特别是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中亚和中国西北交界地带更是成为了英国与俄国追逐霸权的猎场,英国据阿富汗和印度而欲窥伺我中国西藏新疆,俄国具有中国外西北和唐努乌梁海而欲窥伺我青海外蒙之地。1895年之后,中国方面因为甲午战败于日本,更是让这些列强肆无忌惮的瓜分中国领土,英国和俄国完全不顾及中国人与阿富汗的感受,私下签订了帕米尔高原势力范围的瓜分条约,自从中国西北更加残破。

外西北城市何以不用汉名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7

外西北地区的规划其实从汉武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当年张骞凿空西域,西域就是今天广大新疆加上中亚部分国家地区。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的时候从古今法统之上也已经算得上是中国领土了。那个时候的汉人在西域地区修建城池,这才有了后来新疆民众定居的历史,汉唐时代的中国气候和今天不同,那个时候水草丰茂,大部分西域土著都是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唐朝的时候西域最为有名的城市就是“安西四镇”了。他们分别是龟兹、轮台、碎叶、于阗。这安西四镇之中除去碎叶城远在中亚之外,其他大部分城都在当今新疆直辖之内。公元807年安西都护府全境陷落之后,安西四镇和本来的汉名城池旧称也不复当年中国所有,一直到950年之后的乾隆帝平定准格尔才重新收复西域,那为何说当年或者当下,中国地图外西北故土不标准“汉名旧称”呢?

外东北丢失土地和城市都标注中文名称,为何外西北却不这样做呢? - 8

首先并不是不不标准,而是西域从唐代丢失到清代收复,一千年的时间已经变化了太多的东西。曾经的西域是汉家故土,到处都是佛风鼎盛。但清代的时候已经是杂糅了各方势力和文化,有来自于中国的汉文化影响、也有南亚印度大陆的印度文化滋生、还有中亚阿富汗和北方蒙古的熏陶。西域故地自此变成了一个文化大熔炉,那些城市的名称都是当地人自取。

另外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讲究实力为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外西北的丢失虽然是俄国欺负中国,乘火打劫,但中国也是和俄国实实在在的爆发了伊犁-喀什葛尔之战。十万人级别的大战和战后双方占据的范围成为了后面中俄双方的实控边境线。这一点上外西北的丢失比外东北的丢失不同,外东北完全就是骗过去的,外西北则是战争输掉无可奈何的。

结语

对于战略讹诈,不放一枪一炮就失去的外东北故地,我们当然要在地图上标注“汉名旧称”。对于发生过实战,中国因国力弱小战败而失去的外西北,汉名旧称则已经是不大适合。有人或许会问,收复外东北和外西北我们到底该怎么做,这里参照历史经验只能告诉你一个大致的顺序:“先东南、后东北、其次西北,再者西南”。待天下有变,只要我们不忘记,就一定有机会!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