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1.1°C-12.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智伯欲伐卫”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2022-08-23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智伯(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53年),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又称智伯、智伯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他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一心恢复晋国霸权却被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所谓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豫让为给主公智襄子复仇,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智伯欲伐卫”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 1

且说智伯欲伐卫,就先送给卫君一只白壁和四匹良马。卫君很高兴。而大臣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就问他因何不高兴。南文子说:“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壁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下令边境加强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见已经有防备,就失望地对身边的人说:“卫国有能人啊,预先识破了我的计谋。”

“智伯欲伐卫”的故事能看出古人的智慧 - 2

后来,智伯还欲袭卫,便又出一计,“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说晋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现在没听说太子犯了什么罪却逃了出来,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下令守边将士“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由此,可以看出晋卫之间的较量,南文子以弱御强略胜智伯一筹。晋国强而卫国弱,智伯却送给卫君重礼,分明是为了麻痹卫国;再次叫太子假装逃亡卫国也是为了寻找发动战争的理由。可贵的是南文子在战争发动之前就识破并挫败了智伯的计谋,从而使国家免遭侵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