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7.8°C-11.2°C
澳元 : 人民币=4.82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重型地贫女孩过了移植关,却难闯“经济关”

2022-06-14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周岁不幸确诊重型地贫的她必须维持当前治疗效果,所有努力才不会前功尽弃

今年 4 月 22 日,7 岁的曾艺欣走出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移植仓,回到普通病房。窗外的风景让她激动不已,更让她自豪的是:与她共生 7 年的重型地中海贫血终于被赶走了。但是,要回归到正常生活,艺欣仍要面临众多挑战。移植之后,她不仅要打针提高免疫力,用激素稳定血液指标,还要吃药对抗排异反应,每月治疗费就要超过 2 万元。妈妈说,女儿移植后造血功能不稳定,血液指标上下浮动,父母的心情也随之起落不定。为了维持一系列治疗,爸爸只陪伴了艺欣一个多月就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接单,打包,做快递运输,但这一份收入于高昂的医疗费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 妈妈,你看看我是不是发烧了?" 午后,艺欣举着一根体温计问妈妈。一听到 " 发烧 " 二字,邱亚玲心中直打鼓,马上放下手上的活,去确认孩子的体温。37 ℃!邱亚玲瞬间松了一口气。

艺欣的体温是身体状况的晴雨表,这是因为,大约两月前,她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新的造血细胞 " 长 " 到她体内,功能尚不稳定。" 为了根治困扰女儿健康多年的重型地中海贫血,她经不起风吹草动,我们一切都要小心。" 邱亚玲说,女儿罹患重型地中海贫,是一家三口的共同伤痛,因为常年的治疗,普通之家的经济早已崩塌。

2015 年 1 月,艺欣出生,邱亚玲与丈夫曾小周都很爱惜这个小生命。为了让孩子从小体魄健康,邱亚玲坚持母乳喂养,直到女儿 8 月龄,才逐渐断奶。" 女儿一岁前,身体真得非常棒,没有生过病,几乎都是吃饱了睡,睡醒能玩,非常可爱。" 作为新手妈妈,邱亚玲庆幸自己获得了 " 天使宝宝 ",减轻了她不少喂养压力。

然而,断奶之后,艺欣的体质忽然变得脆弱。刚满一岁就持续感冒、发烧、脸色苍白,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求医。在他们生活的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县城医院通过血检发现,孩子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只有 50,贫血很严重。" 县城医院给孩子紧急输了血,医生还建议我们带她到大医院检查。因为血液指标太低了。"

邱亚玲夫妇抱着孩子匆匆上路,换乘火车、客车、公交,一路奔波到达南昌市的江西省儿童医院。一系列检查过后,医生最终通过基因诊断,判定艺欣为 " 重型地中海贫血 " 患儿。

保守治疗拖垮家庭经济

" 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 邱亚玲万般不解,直到医生告诉她,因为父母携带地贫基因,艺欣才被遗传。" 作为父母,要负一定责任,我们一定要照顾好孩子,让她好好成长。" 邱亚玲暗下决心,不管多难,都不能放弃女儿。自此,定期输血、排铁,成为艺欣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也因为从小打针吃药,打针、针筒和药物已习以为常,妈妈发现,不知何时起,女儿扎针已泰然自若,眉头都不皱一下。

艺欣对治疗的抗拒,出现在上幼儿园之后。" 我为什么要输血,能不能别请假了?" 每月都要请两天假去南昌的医院输血,艺欣不肯,但试过延迟输血引起的严重后果,她不再反抗," 不按时输血,连路都走不动,怎么和小朋友一起玩?" 妈妈说,体验过全身无力,食不下咽的滋味,女儿只好乖乖配合治疗。

地贫家长习惯将 " 输血 " 叫 " 加油 "," 一‘加油’,艺欣就有力气。她很搞笑,每次都学大力士的样子举起双臂,‘走吧,妈妈,我现在充满了力量’。" 邱亚玲说,与重型地贫 " 共生 ",着实不易,艺欣体弱,感冒发烧是常事,为了照顾孩子,她放弃了工作,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丈夫在浙江金华做快递员的一份微薄的收入。" 上小学之前,孩子没有学生医保,输血、排铁和吃药的费用都要自费,她爸爸每月 3000 多元工资,几乎‘月光’。" 为了节省开支,母女俩在南丰县际下村生活,靠爷爷奶奶耕田种菜,自给自足。2018 年,邱亚玲一家三口的经济已不堪重负,无奈之下申请了低保。

重型地贫女孩过了移植关,却难闯“经济关” - 1

■今年 3 月,艺欣在广州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

期盼多年终于移植成功

对于艺欣一家来说,生活和治疗都是 " 持久战 "。尽管艺欣输完血,身体都能恢复正常,但邱亚玲日渐发现,这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是近两年,艺欣经常遭遇 ‘输血难’。" 从抚州南丰县到南昌输血,艺欣母女来回路程都要花费 6 小时。邱亚玲对女儿的治疗有了更长远的考虑,2019 年,夫妻俩做了决定——为女儿做移植手术,把重型地贫的 " 根 " 拔了。

移植,需要一份匹配的骨髓及足够的治疗费。为了存钱,邱亚玲夫妇煞费苦心:爸爸曾小周起早贪黑,每天积极接单帮客户下单寄包裹,忙到凌晨也不肯休息;而在老家的邱亚玲一边向亲戚朋友筹钱,一边通过各种线上筹款渠道,为女儿筹集治疗费。

2021 年 12 月 7 日,邱亚玲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科护士的电话," 医院告诉我们,在中华骨髓库找到了和艺欣匹配的供者,通知我们尽快入院做体检。" 邱亚玲颤抖着声线,将好消息告知丈夫。当天,正在读 1 年级的艺欣放学回家得知移植有望,兴奋得手舞足蹈:" 我终于不用输血了!"

今年 3 月 22 日,筹备好一切的邱亚玲交了住院押金,牵着女儿小手走进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移植仓。在仓里,艺欣经历了化疗、干细胞回输,也经历了呕吐、腹泻、皮疹等并发症,最后顺利度过了 1 个月的移植过渡期。

不言放弃迎战 " 排异 "

" 出仓那天,女儿看着窗外风景,好高兴。但是,未来还要过抗排斥的关卡,闯过了,才能真正‘脱贫’。" 妈妈说。

当前,艺欣验血单上 " 升升降降 " 的血液指标,都化作邱亚玲起起伏伏的心绪。

" 现在,孩子处于移植后第二个月,血液指标很不稳定。医生都开了不少药对症治疗,有提高免疫力的、有抗排斥的、有稳定血液指标的,当中,还要用到好些自费的进口药。比如每周要用到针对真菌感染的‘泊沙康唑’,就比较昂贵,2200 元 / 瓶。而每周都要住院注射的‘丙种球蛋白’针,也要 3700-3900 元不等 …… 为了维持移植效果,每月几乎要花费超过 2.4 万元。" 妈妈细数开销,愁眉不展。

" 移植后期 " 还要走多远?邱亚玲无法预估,她只知道,必须一刻不停地维持当前治疗效果,家人和孩子的努力才不会前功尽弃。

" 孩子移植后,爸爸只陪伴了艺欣一个多月,就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接单,打包,做快递运输。爸爸能挣一点钱,也安心过零收入,总之,我们都不放弃。" 她坚定地说。

■艺欣捐款 二维码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 : 捐款时请注明 " 新快报温暖 × 号 ××× ( 受助者姓名 ) ", 如 " 新快报温暖 1505 号艺欣 "。如需捐款收据 , 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 ( 传真 :020-85180284 ) , 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 , 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