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3日 11.6°C-15.2°C
澳元 : 人民币=4.85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2022-05-26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曾经提出:“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对方所需要的利益。”

现在也有人将这种关系叫作“人际关系的互惠原则”,也可以叫作“人际关系的跷跷板定律”。

所以想要让自己的朋友更有价值,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有价值,一定要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则,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对方的内在心理需求,才能获得实际的价值。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1

这种人际关系中的“跷跷板理论(Seesaw theory)”,其实强调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缺乏这种关系和相互扶持制约的方式,便无法建立真正深入的交流。

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有互相帮助,也有相互伤害一说,但对于这三种人,我们切勿伤害,哪怕远离也不可产生隔阂,否则这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伤害反馈。

恩人

人的一生难得遇到几个恩人,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曾遇到。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种恩情的回报,不仅仅是我们的人性,而且是天道的规律。我们人生的旅途要经过无数的挫折,但是恩情的帮助,是要铭记于心的。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2

因为“因果报应”的理论我们不得不信,如果伤害了对自己有大恩的人,这便是孽缘,是造孽,是终有一天要偿还的。因为“恶果自食,人在做天在看,人活一生,就要懂得知恩图报”。

善人

这里所说的“善人”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善人。佛曰:“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遇到善人的时候,切不可借助的他们的善良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利用和算计,都是伤害,不仅伤害对方,更是伤害自己。

所以俗话说:“害人终害己”。任何人都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即便无法成为大善之人,至少要做到,不要伤害别人。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3

小人

强人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与人不计较,小人之所以小,是因为你的任何伤害他都会记在心里,并且试图在某一日全部还给你。

与小人的相处就像一场拉锯战,不可过分的去伤害他们,否则便是得不偿失,因为小人的阴险,是我们无从想象的。

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曾经说过:“每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总是将自己放在首位,但是真正懂得交往的人,他们往往表面上是非常懂得尊重对方的,也懂得如何放松舒适地和对方进行交流。”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4

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对方,这才是人际关系交往的本质。如果我们相处的时候总是以言语去伤害别人,一旦遇到心思深沉的人,那么我们便会得不偿失。

在心理学中非常讲究人际关系中的平衡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互惠才是关系长久的过程,缺乏这个“拉锯”的过程,就无法建立起深入的人际关系,善于帮助别人,善于被别人利用,才能利用别人,这种人际关系才能更加持久。

如果我们总是去伤害一个人,总是去索取,去依赖,那么伤害最终会反馈到我们自己的身上。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5

所以想要完成最恰当的沟通就要以七个要素为轮回: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的接收者、反馈、障碍和背景,只有恰当的经过这七个要素人际关系才能变得稳定。

这种现实和虚拟的沟通,让我们知道任何时候都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科学的方式应对人际关系,才能避免伤害。

不去伤害别人不被自己伤害,才是一种真实的相互性原则,这种人际关系就能够以“彼此之间的重视和支持”为基准。

去确定彼此之间的远近,分析两人之间是否有价值,是否是平衡的关系。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故意伤害别人,都不要不给对方留脸面,让对方感到难堪贬低对方,就会激发对方心中的黑暗面。

心理学:切莫伤害这三种人,否则后果你可能承担不起 - 6

而每个人相处之中都是隐藏了一部分真实的,那么如果你伤害到了他在意的地方,这一类人是会让你得不偿失的。

所以以正确的人际关系去处理双方的情感交际,才能增加我们人际关系上的能力,增加我们关系账户上的财富。

就如同富兰克林所说的:“想要成功,搞好人际关系是第一步”。懂得尊重别人,懂得被被人所利用,懂得不伤害别人,才能利用别人,才能让我们的成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