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0.0°C-11.2°C
澳元 : 人民币=4.86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狐大医 | 60—75岁警惕“退休癌”,一管血即可筛查

2022-02-24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狐大医 | 60—75岁警惕“退休癌”,一管血即可筛查 - 1

出品 | 搜狐健康

来源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林国文

编辑 | 胡鑫

60岁终于迎来了退休,本想开启惬意的晚年生活,却被一纸体检报告击碎了美好的愿望。这种癌常常在人们退休的时候,悄悄“上岗”,因此被称为“退休癌”。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这种癌症高发年龄在60岁—75岁,正巧碰上退休年龄,它就是前列腺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林国文表示,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女性。前列腺癌早期并没有什么显著症状,一旦疏于体检,很容易在出现症状或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议男性到了发病高危年龄段,务必重视,重视,再重视。家里的老伴,也要多关心老公的身体,特别是这个早期症状隐匿但极易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查就能发现早期“蛛丝马迹”的前列腺癌。

一管血查出一个癌

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缩写。它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中常见的血液检测指标,可以这么说往往通过这么一管血就能查出一个癌。

原因在于,PSA具有较高的前列腺疾病的预测价值,健康人群的PSA数值应该小于4纳克/毫升,如果PSA超过正常范围,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查找PSA升高的原因。

PSA指标异常≠前列腺癌

PSA数值高出正常值的原因有很多。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以及相关检查(膀胱镜检查、导尿、直肠指诊等)或者会阴部外伤都会造成PSA数值升高。一般而言,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一旦体检发现PSA升高,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或率先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前列腺穿刺及标本的病理检查是唯一金标准

前列腺癌的诊断,目前唯一的金标准是前列腺穿刺及标本的病理检查。其他检查,例如前列腺超声、CT、磁共振或者PET-CT检查目前都无法替代前列腺穿刺。因此,能不能早诊早治前列腺癌的关键就是——精准的前列腺穿刺。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研究证实在穿刺之前实施多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因此,应鼓励在前列腺穿刺前完成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对于PSA明显升高或者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可疑异常信号的,需要及时完成前列腺穿刺。

一般而言,如果PSA指标升高超过4纳克/毫升,要率先考虑排除前列腺肿瘤可能;如果指标超过20纳克/毫升,相当一部分已经是前列腺癌;如果它超过100纳克/毫升,不仅几乎都是前列腺癌,还可能已经发展到骨转移。

穿刺检查是个技术活

第一个因素是“天时”,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于经过辅助检查评估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的人群,穿刺宜早不宜迟。

第二个因素是“地利”,指的是找准适合的医院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穿刺和磁共振设备很多医院都有,但部分单位的磁共振机器质量一般,生成图像不清晰、分辨率低,或者没有进行多参数设定,或者扫描时间较短,以及采用了不恰当的前列腺穿刺设备,都对结果有明显影响。

第三个因素是“人和”,穿刺的过程最关键的还是穿刺医生对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图像的识别和合理判断,如何将超声图像结合磁共振图像,超声探头的角度、方向、深浅,以及穿刺针与超声探头的关系,穿刺针的方向,进针点的位置以及对局部误差的纠正都需要穿刺医生具有超强的超声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穿刺后身体难受吗?

前列腺穿刺作为手术操作,会带来轻度的疼痛不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和策略使这种不适感降到最低,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耐受前列腺穿刺。

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穿刺前后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天避免感染,穿刺后部分患者会有少量血尿,但通常7—10天左右症状就会自行好转消失,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口服止血药。总体而言,前列腺穿刺的相关风险很低,因为担忧疼痛或者术后不良反应而不愿就医反而会耽误相关治疗的开展。

穿刺检查结果正常≠高枕无忧

前列腺穿刺后,结果没发现癌细胞,不等于高枕无忧。若PSA指标还是高出正常值,这种情况很常见,前文提及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都会导致PSA升高,在穿刺排除了前列腺癌之后应该针对增生或者炎症进行相关处置,同时还需要继续定期复查PSA,如果后期发现PSA持续升高,需要考虑再次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或者穿刺。

狐大医 | 60—75岁警惕“退休癌”,一管血即可筛查 - 2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