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9.9°C-11.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2022-02-19 来源: 懂球帝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一张告别的海报,一纸所谓内部的红头文件,让沉寂许久的广州队再次以轰动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顶薪60万元,替补只拿不到15万一年,甚至还不如预备队主力拿得多,这个畸形、怪异的球员薪资定级标准,为金元足球的覆灭,吹响了最后的号角。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1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广州队为了股改方案在做最后一搏,也有人认为这是要彻底回归理性投入,却走了极端。

广州队的处境,只是中国足球目前混沌现状的缩影。联赛支离破碎,赞助商纷纷离开,参赛球队深受欠薪之苦,球员生存成了难题;足协管理混乱,政策执行不到位,青少年赛事也被按下了停止键;就连媒体界都形成了撕裂的阵营斗争,公共舆论领域乌烟瘴气。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2

男足世预赛成绩惨淡,国家队球员公开讨薪,一个世界杯的周期,自里皮离开,李铁上任,到如今李霄鹏的蹒跚,简直步步惊心。女足虽然在亚洲杯续命,但从技战术来说,中国想要成为足球强国,至少在未来十年已成奢望。而更多的旁观者们依然对中国足球嗤之以鼻,看到了就吐一口痰,如今更是谣言当道,各种抹黑。

这三年的时间里,世界改变了许多,中国足球也从人声鼎沸的末尾彻底走向了寒冷的冰川深处。可以说,自反赌扫黑十年来,这是中国足球最坏的时刻,也是声望最低的时刻。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3

有业内人士持一个观点,大浪淘沙正是抄底的时刻。比如往年投资一家中乙球队可能一年就要花费两三千万,进入中甲就得半个亿,而现在投资一个中乙球队,一年几百万就能活得很好。

乍一看,确实是个抄底的好时机,但问题在于企业终究是要以盈利为目的,真金白银的投入,不管多少,它到底换回来什么?此时的中国足球还有多少投资价值,是抄底,还是避而远之,看到各级俱乐部股改推进缓慢的情况,大家的心中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昔日金元足球的霸主广州恒大,依靠高举高打的战斗策略在中国足球的低谷里抄底成功,以足球带产业,从此一炮打响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恒大集团也从一家二线地产商完成飞跃,坐上全国头把交椅,同时又野蛮生长,在饮食、文化等多个领域出击,搞了恒大冰泉、恒大粮油、文旅城、电影等。其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2017年更是登顶中国首富,数千亿资产傍身。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4

(恒大足校占地面积堪称世界之最)

也正是许家印和恒大的一套打法有效果,让后来者们纷纷踏上了金元足球的不归路,中国球员身价虚高,内外援薪水猛涨,各路大牌加入让中超确实欢乐了两三年,一度号称“世界第六大联赛”。

一个中超俱乐部的运营费用从两三个亿一路暴涨到了二三十个亿,就连保级球队都需要六七个亿的投入。有人大言不惭,“玩不起可以不玩,没让你非要跟着投资”。

但最终,这种人,都被“铁拳”狠狠收拾了一番!中国足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企业无法为俱乐部提供更多资金保障,俱乐部接二连三暴雷,随便找十家俱乐部都有八家都在欠薪。

这是金元足球留下的恶果,也是因为足协对于欠薪的打击从来没有一个落到实处,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今这些球员们,手里拿着高工资无处兑付,想转会离开又舍不得这笔钱,稍有意愿的企业也被这接盘后凭空而来的高额负债吓跑。

人们发现,连恒大、万达这样的大企业在中国足球里都玩不转,那作为中小型企业更不敢往这趟浑水里走。像江西北大门,每年也要投入几千万才能堪堪在中甲保级,作为私企,他们的压力很大,投资人也要为整个团队负责,而不是只顾热情,所以现在传出了解散的消息。

在退潮的裸奔时刻,俱乐部、中国足协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不约而同选择了寻求“股改”,让国企入场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5

广药有望重返足球

俱乐部股权的混合制改革,是写进了各种文件纲要里的,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目前寻求混合制改革的,基本都是自身生存出现困境的俱乐部,国企进来可谓是既要当爹又要当妈,不仅是管现在和未来,还得为过去的欠薪擦屁股。这就是上文提到的,接盘其实并不容易。

而且各地方的国企,本身不需要依靠足球的广告效应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虽然背着一些政治任务和社会义务,但不管是企业负责人还是整体内部,对于每年需要花巨资来投资足球,还是不免要三思再三思。

许多国企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花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投入到一个商业项目里,不说稳赚,也不至于亏多少,但投足球里,基本就等于纯亏损,每年还要想办法把账目做好,让各自资产并入俱乐部,才能过审计,纯粹是吃力不讨好。

如今中国足球处在低谷期,尤其进入2022世界杯的希望破灭,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热情也会消退。国企心头一杆秤,想不想参与进来,其实大家也都知道,除非行政命令强推,否则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大家看到中超重庆两江竞技、河北等俱乐部虽然在努力推进混合制改革,但操作起来进展无比缓慢。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6

前段时间,河北队还发出公告称球队的集合时间推迟,而降级到中甲的大连人,股改也不顺利,未来是谁说了算,怎么搞,大家心里都打鼓,就连申花队这样有底蕴的豪门,荷包里也已经没有子弹了。

如果无法接盘,那么另起炉灶的抄底是否可行呢?表面上成本确实很低,还享受现在的低位福利。

但众所周知,中国足球只有中超的商业价值还算可观,中甲、中乙连版权和冠名都卖不出去,关注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另起炉灶意味着要从中冠联赛打起,最快也需要4年才能重返中超,就算每年小成本运作,但这样的时间成本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算小。

尤其是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各类赛事纷纷停办,线下活动也很难开展。虽然我们国家在全世界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但受限于国内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三级职业足球联赛迟迟不能启动。中超联赛直到7月底才重新开始,中甲更是到深秋季节才复赛。而2021年比赛虽然开得比较早,但中间依然受到了疫情防控的影响,加上国家队比赛的分割,联赛充满了不确定性。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7

空场的足协杯让大家觉得遗憾

没有稳定的比赛就意味着难以招商,无法招商则会让足协和俱乐部面临0收入的困局。过往正常的联赛赛季里,俱乐部虽然依靠着母公司大量输血生存,但自身的招商对于运营费用的补充依然有不小的帮助。

像一些中超豪门球队每年收到的胸前、背后广告等各项赞助费也能破亿,但在这两年,因为联赛缩水,赞助费也会相应减少。这不仅仅影响到的是俱乐部,还有足协或者说中超公司。

金元足球最鼎盛的时候,中超打着“版权出海”的大旗,让世界上几十个国家都看到了我们的联赛,但在政策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中超面临版权缩水、费用被拖欠等尴尬情况,整个联赛拿不到钱,给到各俱乐部的分红就少。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8

(昔日巨星纷纷离开,中超盛况不再)

而且大面积空场的赛会制比赛以及中性名在一个并不算很恰当的时机强制推广,让联赛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以往,一支球队有商业冠名,就是最大流量,而赞助商的曝光不仅能通过线上,还有各种线下渠道,几万观众入场,耳濡目染加深了印象。如今冠名没了,观众无法入场,各种活动也无法开展,赞助商也不想往里面投钱了。有一家球市不错的俱乐部负责人就曾表示,这两年的空场比赛,让球队少了几千万的收入。

还是那句话,现在就算入场抄底也挣不到钱!在全球经济都下行、疫情带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钱都希望用在刀刃上,而不是拿出来“做公益”。

整体来看,中国足球虽然已经处于可以抄底的历史低位,但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并没有得到任何好转,股改或者说抄底都只是一厢情愿,除非就是我们前文所述的行政命令直接干预投资。

家家股改都没啥动静,不挣钱的中国足球还有谁愿意投资? - 9

造成如今这一结局的,有足协的管理混乱,有投资人的投机使坏,有圈子的利益纠葛,更多的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体育氛围并不浓厚,体育产业、足球产业不完善,消费体系无法建立,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经济循环,始终处在外部输血的亏损机制中。

乐观地说,如果有一天,搞足球可以挣钱了,那绝大多数负面的东西都会消失,大家都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赚钱,球员不再为糊口感到压力,投资人能真正见到回报,足球成绩好起来也不再是奢望。

但中国足球距离这一天太遥远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