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4.5°C-16.6°C
澳元 : 人民币=4.86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2021-12-2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1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曾经研究了缴获的满清火炮和火药。

他们的结论是,这些满清的火炮,同200年前明末的红夷大炮并没有区别。

由于加工技术粗劣,满清火炮的性能还不如红夷大炮。

换句话说,在长达200年时间内,满清火炮技术没有的进步,反而退步了。

至于满清士兵使用的火绳枪,同明末的鸟枪也没有什么区别,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武器,早就应该淘汰。

自然,如果满清是个太平洋岛国,无法同西方国家接近,火器发展停滞200年还可以理解。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3

而满清同西洋接触还是比较多的,每年对外贸易数字也是巨大。

而洋人来自很多国家,不存在军事技术保密一说。

只要有意图,满清完全可以同当年的大明一样,出钱购买火炮、火枪的技术甚至雇佣洋人技师。

来中国的洋人大多是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要给钱什么都愿意做,包括杀人放火。

那么,满清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4

相比起来,明朝末期,大明曾经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在海上交手过,开始也没占上风。

洋人装备了很先进的前装滑膛火炮,红夷炮。

这种舰炮有一个流线型的设计,比明军前后一般粗的大将军炮,要先进得多。

明军火炮通常是几百公斤甚至几十公斤重量,超过1吨就是巨炮了。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5

红夷炮则轻松超过1吨,甚至有二三吨的,射程、威力、精度、射速都强于明军火炮。

在发现技不如人的时候,大明毫不犹豫地屈尊学习。

他们花费巨资,从洋人手中获得了红夷炮的技术,很快有了自制能力。

随后同红毛鬼荷兰人的一系列海战中,明军依靠大量的红夷炮,可以和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正面对抗,进步非常显著。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6

就火枪来说,大明的火铳射程只有三四十米,发射霰弹面杀伤,实战性不强。

同日本交手后,大明立即开始大量仿造鸟枪,也就是火绳枪,很快达到很高的水平。

相比汉人的好学,不耻下问,满清则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倒不完全是不愿意学习,更多还是政治因素。

从王朝开始到覆灭前一二年,满清对汉人都有严重的畏惧心理。

他们认为自己族群很小,依靠弓箭和骑兵的优势才能控制天下。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7

所以,满清上台以后通过法律,不允许民间出现骑兵和弓箭手,从而保证了军事上镇压老百姓的绝对优势。

火器的出现,等于打破了满清旗人的军事垄断。

无论火绳枪还是火铳,农民都只需要随便用上一二个月就可以掌握。

一旦汉族农民大量装备了火器,就可以抵消骑兵和弓箭的优势,满清政权就岌岌可危了。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8

所以,满清不但禁止老百姓装备火器,甚至限制汉族人为主的绿营装备火器,政府也不进行研究。

满清不知道火器的厉害?

当然不是了。

康熙时代,清军就在在雅克萨被沙俄的燧发枪胖揍一顿。

乾隆时代,清军和缅甸军队作战时,也被西洋燧发枪和轻型火炮修理得很惨。

有意思的是,乾隆自己就有收藏大量的燧发枪。

甚至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遭遇天理教攻打紫禁城时,他用燧发枪击毙2人,威名大震。

看看,道光并没有用弓箭去射,而弓箭应该是他从小就练习的东西。

之所以道光选择燧发枪,可见他深知这种武器的厉害。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9

但是,所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哪怕火器太烂被洋人狠狠修理,满清也不会亡国。

相反,如果大力推崇武器,让汉人老百姓找到对付满清朝廷的大杀器,这花花江山就坐不了。

明朝已装备大量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继续发扬呢?萨沙问答第82集 - 10

所以,火器绝对不能搞,宁可国破家亡。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