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12.8°C-16.1°C
澳元 : 人民币=4.84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顺丰出海不“顺风”,收购嘉里迎转机?

2021-12-15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1月19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10月快递物流业务经营简报,这也是嘉里的数据第一次并表。2021年10月,顺丰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出现了大幅增长,当月二者营收合计为87.47亿元,增长了779.10%。

出海十年后,依靠着对嘉里的收购,顺丰的海外业务终于取得了营收上的突破。曾经,海外市场是顺丰梦寐以求的机遇之地,从2009年起就迈出了出海的第一步,意在通过东南亚征战更广泛的海外市场。

然而至今,顺丰的海外业务始终成绩平平。直到2021年2月,顺丰忽然宣布收购嘉里物流,为顺丰的海外布局增添了新的变数。谈及嘉里,王卫也摆出了谦逊的姿态,声称这笔交易并非外界理解的收购,而是双方的深度合作。然而,在不少业内人看来,相比嘉里,顺丰的国际业务相对弱势,收购后二者的整合存在新的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注意到,近两年,不少高管从顺丰离职,顺丰原有的国际部也正式更名。顺丰也对外表示,嘉里拥有非常强的国际化管理能力的团队,本土化经营经验丰富,未来将能助力顺丰国际运营能力提升。

嘉里的加入,无异于为原本缺乏国际业务基因的顺丰补上了这块短板。

嘉里为何出售?

2021年9月28日晚,顺丰控股收购嘉里物流控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交易作价175.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6亿元)。嘉里物流将保持上市地位,成为顺丰控股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

官方资料显示,嘉里物流是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最大型国际物流公司,在全球有超过43000名员工,其核心业务包括综合物流、国际货运代理及供应链解决方案,集团总部位于香港,拥有横跨六大洲遍及全球的网络,包括位于大中华及东盟地区的最大规模之一的配送网络和枢纽业务。

但嘉里“卖身”早有迹象。据海外媒体报道,在此之前,顺丰曾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与嘉里磋商。“公司用了三、四年时间与嘉里物流主席郭孔华沟通,认为对方的团队吸引,可做到亚洲区物流业的第一。假如(郭氏)家族不是对我及顺丰很信任,这项目是不会存在。我想强调外界理解这为收购,我觉得是不存在的,这是双方深度合作、是资本合作,信任顺丰及我王卫,才会给我们控股权,希望共同发展物流。”王卫说。

“几年前嘉里和顺丰有谈过,但那时嘉里可能还不是特别想卖。”曾在顺丰国际部门任职的黄玲(化名)透露,短短几年,嘉里的态度却突然变化。“到了今年出于一些原因,嘉里希望寻找战略投资方。”

长期关注物流市场的投资人李卫东(化名)也在市场上注意到了嘉里,“这个案子在市场上飘了很长时间,嘉里跟很多国有企业也聊过,最后顺丰拿了下来。”

在他看来,嘉里的“卖身”可能源于整个海外物流市场的变化。从2019年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跨境运输的需求也在萎缩,传统的货代物流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此外,虎嗅的报道还显示,一是由于行业市场竞争加剧,成本高的外资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嘉里物流等外资物流公司很难获得国内客户;二是外资客户在大陆的业务放缓,工厂转向东南亚。

在行业巨变的大背景下,嘉里首当其冲。数据显示,在2019年,嘉里物流在内地的业务从2019年开始放缓至8%,而嘉里物流在东南亚业务增速则高达20%。

2019年3月,在嘉里物流的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总裁马荣楷也表示,中国去年的市场表现低于我们的预期。不过,虽然出口至美国的订单数量缩减,但出口到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订单则有增长。今年前2个月,我们的中国业务出现2位数的强劲增长,希望到年底有一个正增长的表现,长远希望把中国业务由出口主导,转为内需主导。

谁也未能意料到,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却成了物流行业的转折点。2020年上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国内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到了2020年下半年,海外疫情的爆发则扭转了整个中国跨境贸易的态势。嘉里也迎来了腾飞的一年。2020年嘉里年报显示,当年,收入达到533.6亿港币,增长30%,增长主要来自于国际货代业务。主营业务利润33亿港币,增长20%,经营利润率超过6%。主营业务净利润18.3亿,增长33%。

不过,嘉里在大陆地区的业务增长始终未能获得转机,数据显示,2020年,嘉里大陆地区物流业务的收入和利润率都仅增长0.5%。出现大幅增长的是货代业务,2020年货代业务收入增长约40%,但利润率仅增长30%,主要也是疫情加推动。

因此,在国内寻找合作者,对嘉里而言也是势在必行。

顺丰出海不“顺风”,收购嘉里迎转机? - 1

顺丰出海不顺风

而在此背景下,顺丰也迫切地需要为其商业板块添砖加瓦。

事实上,顺丰早早地就意识到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早于2009年就开始有计划地搭建顺丰的国际业务网络,2010年成立了新加坡顺丰分部,此后足迹遍布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顺丰一直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李卫东说,“如果去看顺丰的数据,可以发现顺丰在商业快递领域,已经进入了存量市场。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跨境物流,尤其不管是传统的跨境大贸物流还是跨境电商物流,应该是在未来5至10年的很重要的增长曲线。”

在顺丰控股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谈及海外业务,顺丰表示,国际主要是大宗供应链和跨境电商履约,每个赛道都会有各自对标和发展策略。以往核心在国内,未来国际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据顺丰介绍,目前顺丰在78 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网点,单个大概都有 100 人左右的规模,除自营业务外,海外业务还包括了授权代理、加盟网和合资公司四种类型。提及未来的规划,顺丰表示,“会重点关注亚洲地区,在亚洲做到最好,在欧美更多是合作的方式,然后拓展中东、非洲、南美洲”。

尽管顺丰出海已历经十余年,从数据上看,国际业务也保持着增长,然而其国际业务却始终处于尴尬境地。

据黄玲透露,顺丰的海外业务主要分为快递、货代和合同物流三种,在这三方面,顺丰都曾做了多番尝试,“但到最后海外的网络都没建起来”。

在黄玲看来,问题在于,快递业务的量级还不足以支撑顺丰去搭建海外网络。“物流生意无非是量和网络,顺丰海外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商务件或者高时效的快递件上,量级还不足以搭建海外网络。基本上原来顺丰的国际业务只有跨境件,如果做本地派送的话,就需要依靠当地代理商进行派送。后来也尝试过加盟商制度,但由于没有做加盟的基因,也不是特别成功,相当于在每个国家都没有自己的根基。”

此外,顺丰也没能抓住电商的红利,“像极兔、Flash、iMile这些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靠电商平台,依靠电商平台起量,把自己的网络搭建起来。”

而另一方面,据跨境电商物流资深人士张炯介绍,由于顺丰国际在俄罗斯的丢件事件,卖家拒付货款后,顺丰则对他们提起了诉讼,一系列事件也就导致了顺丰在卖家圈中口碑不佳,“很多老卖家都不敢用顺丰。”

除了快递外,顺丰还在海外尝试了物流业务。“货代业务主要依靠航空优势,在市场上采购资源纯做货代的部分很小,前两年顺丰主打解决方案服务,陪伴中资企业出海,针对大客户提供合同物流,其实也起步了,在某些国家也从0到1建立了起来,但这种模式很难规模化,利润率也不是那么高。”黄玲说。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顺丰始终缺乏具有国际物流经验的团队进行海外拓展。与顺丰国际团队有过接触的张炯发现,顺丰出海的十余年中,国际部门CEO更换频繁,还从不少大公司聘请高管组建国际团队,但无一例外,他们都不具备国际物流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月,孙逊接掌顺丰国际,之前则任顺丰首席风控官、总法律顾问等职。“王卫也不懂国际业务,只能依靠顺丰做国际业务的高管去进行输入,但顺丰做历任国际老大都不是国际业务出身,有做人资出身的,或者做法务出身的,实际没有人在国际业务上深耕了很多年。”黄玲说。

在张炯看来,缺乏拥有国际物流的专业团队不仅在管理上可能有所欠缺,另一个直接结果则是很少见到顺丰在海外收购的案例。在这方面,顺丰则与嘉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嘉里而言,收购并控股成为其拓展海外新业务的手段之一,“除了欧洲的收购比较失败之外,嘉里的收购成功率是很高的。”张炯说。

顺丰出海不“顺风”,收购嘉里迎转机? - 2

通过不断的收购整合,也形成了嘉里独特的竞争优势。“两年前我加入某大型央企物流平台就是冲着嘉里去的。当时我根据该企业已有的国内国际物流体系,设计了‘国内陆上网络型供应链体系+国际顶尖综合货运网络+数个垂直细分解决方案’的并购整合策略,希望能打造中国版的DHL。其中‘国际物流’部分挑来挑去就是嘉里,也是这个设计里最重要的一环。”

一位接触过嘉里出售的行业人士在其公众号中写道,“结果是很遗憾,而嘉里也被顺丰收入囊中。以后若再要进行同样的战略规划,可选的标的几乎没有了。”

整合悬念

收购完成后,顺丰和嘉里将会如何整合,成了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笔交易,顺丰多次表示,与嘉里物流的合作完成后,顺丰控股将把嘉里物流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平台,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并有效补充公司在国际货代、清关等方面的资源与能力,结合顺丰自有的国际货航资源与嘉里物流广泛的国际货运代理网络,将进一步强化顺丰在国际跨境货运上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说,顺丰表示,在国际货运方面,嘉里物流实力较强,拥有稳定增长的货量,可以利用顺丰自有航空运力资源,而顺丰在充足货量基础下可以提升国际航线的装载率,进一步扩大国际航空网络布局;除航空货运外,嘉里物流亦拥有丰富的海运资源,未来双方合作,顺丰亦能为客户提供跨境供应链的更多选择;此外,东南亚市场增长较快、电商渗透率快速提升,嘉里物流在东南亚市场拥有较成熟的网络,快递和供应链领域均有布局,顺丰亦有部分自营和合资公司,可以利用双方资源融合拓展更多市场。

顺丰还提到,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希望寻找中资物流协助其完成国际供应链搭建,以往顺丰国际资源有限很多业务短期难承接,未来携手嘉里物流相信可以承接更多客户国际供应链业务机会;同时,嘉里拥有非常强的国际化管理能力的团队,本土化经营经验丰富,未来将能助力顺丰国际运营能力提升。

但李卫东指出,不确定的因素在于顺丰到底能不能很好地整合嘉里的体系,嘉里和顺丰的文化、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很好的合并,这也是每一个做并购的企业都面临的难题。

现在,顺丰正在经历这一过程。张炯注意到,2020到2021年两年间,已经不少顺丰高管离职,“顺丰国际可能会打散,或者是优化了,归到嘉里去管理”。

另据黄玲透露,从大方向看,海外业务主要会以嘉里为主,顺丰本来的国际业务也有所调整,顺丰原来的国际部已经改更名叫国际电商快递事业部,除了保留跨境的电商快递的业务之外,其他的国际业务至少短期内都会以嘉里为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志象网”(ID:passagegroup),作者:谢小丹,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