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2.8°C-14.5°C
澳元 : 人民币=4.79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2021-10-10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 1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孙武、蒋翊武等在武昌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的胜利起到了连锁反应,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发展为全国性质的革命。因此,武昌起义成为这场辛亥革命的开端。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 2

武昌起义

可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起义却是因为一起意外爆炸事故,临时决定打响的第一枪。

起义爆发的前一天,主要领导人孙武正坐在武昌的俄租界一间弄堂里装配炸弹,旁边坐着的是另一位领导人刘公的弟弟刘同。刘同这个冒失鬼一边叼着烟,一边侃侃而谈。结果,一个不小心将烟头弹落在了炸药。“轰”的一声巨响,炸弹意外爆炸了。

这声巨响引来了俄国巡捕,更糟的是搜查出了武器、革命党的旗帜、起义文告,更有革命党人的名册。随即,拘捕了刘同等6名革命党,并引渡给了湖广总督瑞澄。而主谋人孙武因为负伤侥幸逃脱。

瑞澄下令闭城调兵,搜捕革命党人。这就迫使总指挥蒋翊武不得不立即下令,以枪声为号第二天发动起义。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 3

起义的新军

情急之下,湖广总督打破督蜀的后墙,连夜坐船逃跑了。

武昌起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汉阳、汉口,于是,当地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开始光复行动。就这样,起义军很快掌控了武汉三镇。

武昌光复的第二天上午,奋战一夜的革命党人终于冷静下来,开会讨论都督的人选。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德高望重、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才能胜任。

要说威望,没人能比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影响力大,可此时他人还在国外,鞭长莫及;而其他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也远在上海,至于起义的发起人孙武、蒋翊武则是逃的逃,伤的伤,一时间还不可能联络上。

这时,有人推举了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此人先前还是一名立宪派人士,可此刻即时应变,站出来表示“革命事业,鄙人素表赞成”。汤化龙表态倒是快,可他缺了一个关键优势,没有新军的军队基础。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 4

汤化龙

于是,又推举了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湖北籍的黎元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一直追随张之洞办理新军。所以,他在湖北新军士兵中普遍有好感。

革命事业尤其是此次武昌起义的主力正是湖北新军。这支15000人的新式陆军不仅文化水平较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当时北洋六镇以外的第二大武装力量,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士兵已经加入了革命组织。

可见,革命党人要想掌握和控制这支队伍,就必须将黎元洪扶上都督之位。

不过,糟糕的是黎元洪并不赞成革命,甚至起义当晚还杀死了两名起义士兵。当他被强行推举为都督时,本人吓得脸色煞白,大喊:“我不能胜任,休要害我!”甚至要他签署军政府第一份安民告示的时候,革命党人直接举枪威胁道:再不答应,我就枪毙你。

武昌起义:力量角逐下的辛亥首义 - 5

黎元洪

可三日后,黎元洪得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他立刻改变了态度,甚至同意剪掉辫子。可见,之前一直不肯当这个湖北军政府都督是怕一旦革命失败,自己就成为清廷的逆贼。

17日,黎元洪非常积极的参与了都督宣誓任职仪式。而武昌起义最初的领导人孙武、胡英等人也陆续到达武汉,可为时已晚,黎元洪已然掌握了军政大权。

结论

武昌起义在历史偶然性中爆发,从而引爆了全国范围内的辛亥革命,给予清政府以致命一击,更是在权力角逐中留下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权组织——湖北军政府。

编辑说明

文字 /范范之辈

封面 / 壬末

排版 / 壬末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