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4日 6.8°C-7.9°C
澳元 : 人民币=4.78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2021-09-2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抗日战争胜利不到一年时间,国共两党关系恶化,开启了内战。在这场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战争中,国共两军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策略。共产党尽量避免与国军的正面冲突,采取“不战以屈人之兵”的策略,希望在降低伤亡的情况下,取得内战胜利。

其中辽沈战役战役中,解放军对驻守在长春的国军成功策反,促成了长春的顺利解放。想要成功策反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有着很多的复杂斗争。

当时,国军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坚决不投诚,在下属挟持下才不得已投诚解放军。建国后,他仍然没能转变思想,新中国将他定为起义将领他都还未能领情,这是为什么?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1

不得不坚守在长春

内战爆发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军争夺之地,国民党将领郑洞国带领部下率先占领了长春、永吉等地区,使得东北一带称为了国军领地。直到1947年5月,在解放军多次攻势下,东北局势才有转变。

眼见国军在东北失势,郑洞国担任着东北剿总副司令的官职,但早已察觉到了端倪,想要告病辞去职务离开东北。

但顶头上司卫立煌(时任东北剿总司令)不放他走,还派他去坚守长春,郑洞国一万个不愿意,卫立煌搬出了蒋介石压制他,最终郑洞国临危受命,去往长春。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2

那时,长春早已被解放军围困多时,城内军民粮草都十分匮乏,军队里士气低落,长春已经是一座孤城。郑洞国此次去坚守长春,其实是死路一条,但他仍然有着军人“军令如山”的精神,去往长春走完了他在国军军旅生涯中的最后一程。

长春城内主要兵力有新七军、第六十军,共计六万人左右,再加上警备司令部、吉林保安司令部等各个单位,一共有国军十万人左右。由于这群国军的构成复杂,解放军采取了长困久围的策反政策。

坚守长春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1948年5月解放军占领了长春附近,使得城内守军的粮草补给中断。城内新七军和第六十军因为粮食不均等问题,产生了不少矛盾,郑洞国为人平和,常出面解决两军的意见不一问题。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3

郑洞国多次电报卫立煌空头粮食过来,但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回应,6月12日,蒋介石终于发来消息,他告诉郑洞国可以给守军提供充足补给,但百姓则没有补给。

不得已,百姓得出城谋活路,解放军担心国军有奸细会混在平民中逃出城,因此盘查严格。使得大批长春百姓夹在国共两军之中,饿死的百姓越来越多。

负隅顽抗,终被下属挟持投诚

东北地区逐渐被解放军占领,只剩下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据点还被国民党军占领,且这三地互相无法形成支援。锦州被解放军攻克之时,蒋介石急忙向郑洞国下令,要求他率领部下逃出长春城,向南方撤退。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4

收到命令的郑洞国内心复杂,他给蒋介石复电:长春城被共军团团围住,根本无法突围。蒋介石得到回电后,经过多方思考,他宁愿让长春守军在突围中歼灭,也不愿意守军直接投降,给共军送兵力。于是他在10月15日再次向郑洞国下令突围。

此时长春城已经被困四个多月,卫立煌投下的补给越来越少,城内国军饿得没有力气作战,作战意志在逐渐瓦解。

且解放军一开始就希望能够和平解放长春,因此在城外不断向国军喊话,主动投诚将获得优待;并派遣策反人员混入城内进行投诚心理建设;在城外还设立救助站,给出城百姓提供食物。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5

逐渐,国军第六十军的军长曾泽生决定起义投诚。得知六十军投诚的消息,郑洞国十分惊讶,他急忙给曾泽生打电话,线路却中断了。紧接着新七军也投诚了,地方部队三千人也投降,最后仅剩下郑洞国率领兵团司令部据守在中央银行长春分行大楼内。

解放军已经攻入了长春,郑洞国仍然不愿意投降,在银行大楼内属下都劝解他投诚。郑洞国仍然过不了心里那关,准备拿枪自杀,但被部下拦下来再三劝说。最后,他只好无奈地放下枪,带领兄弟们投诚解放军。

郑洞国成为起义将领

郑洞国投诚之后,解放军安排他去往哈尔滨解放区。他投诚之后仍然心有芥蒂,对政府给予他的任职都一概拒绝,并提出三项要求:不能将他投诚之事见诸于媒体,不参加我军的公开宴会,不在政府任职。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6

新中国将他定义为起义将领,政府想让投诚的郑洞国能够在政府内担任官职,是希望他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国家统一,但看他思想仍然没有转变过来,也就不做过多勉强,他也真的实现了平民百姓生活。

郑洞国在建国后,开始研究起国共战争中国民党军失败原因,并为此翻阅了大量资料,逐渐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知。

从而他逐渐对共产党和新政府有了接纳的心态,并且在1952年接受了任职,在水利部工作。真正让郑洞国彻底放下思想包袱,还是1954年与毛主席的会面。在那次交谈中,毛主席平易近人,还给他递了一支烟,与他探讨了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辽沈战役中,他率部负隅顽抗,不得已被下属挟持,成了起义将领 - 7

郑洞国被毛主席的魅力所折服,并表示愿意为新中国做贡献。其后,他便先后在国防部任职,还成为政协常委,后成为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为统战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他病逝于北京,安葬于八宝山。

小结:

郑洞国是一名有勇有谋又有学识的优秀将领,虽然他曾经服务于国民党,但他的功绩仍然值得肯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他没能够立刻转变思想,但新政府和共产党仍然优待于他,并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加以责备。

最终,他对共产党著作有所研究并亲身体会过后,认清了国共两党的差距,积极投身于共产党之下,为新中国、为祖国两岸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