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6.1°C-12.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2021-09-1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导弹,是V-2中程弹道导弹,由德国在二战时期发明。

1944年9月,它被德国投入使用,并用在了对伦敦的空袭中,造成了3万多人死亡,给同盟国带来极大的恐慌。

后来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后,V-2中程弹道导弹的设计团队很快被说服前往美国进行导弹研发,而苏联也很快占领了德国的导弹试验基地及生产工厂。自此,导弹研发技术被美苏两国所获得,并成为美苏太空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1

然而,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导弹研发往往不会一帆风顺。美苏两国就都曾多次因为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而承受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如1960年苏联R-16洲际弹道导弹爆炸事故,就导致了几十位顶尖专家在发射台直接气化,现场指挥的涅杰林炮兵元帅也被当场炸死的惨烈结果,史称“涅杰林灾难事件”。

为了避免国人及整个世界对苏联的导弹核实力产生怀疑,苏联政府一度称其死于空难,将这场事故隐瞒了长达35年的时间。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2

直到1995年俄罗斯电视一台一档新闻节目对涅杰林元帅逝世35周年纪念做了简短的报道,人们才终于知道了当年的导弹事故和涅杰林元帅死亡的真实原因。

美苏太空竞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局面也逐渐形成。美苏两个世界大国开始在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角逐,其中载人航天作为高科技的体现,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争夺的领地。

1957年,美苏“太空竞赛”刚拉开序幕不久,前苏联就凭借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抢先在第一场太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3

与此同时,他们的载人首飞计划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着,这让前苏联逐渐变得自满了起来。然而,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研发出当量更大的毁灭性核弹,他们在导弹火箭武器上也搞起了军备竞赛。

到了50年代末的时候,他们竞赛的焦点就变成了“谁能更快拿出射程上万公里的超远程洲际导弹”。

拥有超远程洲际导弹研发技术的一方,显然能够更快地将敌对阵营的全部国土纳入自己的核打击范畴。这样一来,自然能够大大增加自己在冷战中的筹码。所以美苏两国都对这一项竞赛尤为重视。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4

1957年,苏联率先在洲际导弹上取得新成果。他们研发并试射了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R-7,从而在洲际弹道导弹技术上领先了美国一步。然而,很快R-7就暴露了它的缺点。

因为过于笨重,R-7只能从地面发射架上发射,并且因为其使用的液氧燃料无法储存,只能在发射前进行现场加注。这就导致了R-7的燃料很容易暴露,于生产能力上也非常差。

然而,就在苏联这边发现R-7的致命缺点的时候,美国同年推出了一款“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于技术和应用上很快赶超了苏联。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5

这让包括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苏联高层官员十分焦急。而这股压力很快也就施加在了苏联战略火箭军首任司令员涅杰林元帅的肩上。

他立刻指示南方设计局研发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导弹,而后者将苏联设计师米哈伊尔·杨格利确定为苏军洲际导弹设计研发工作的领军人物,投入到新型的R-16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中。

在涅杰林元帅的不断催促下,南方设计局的研发工作有了很快的进展,确定可在1960年10月左右拿出最终的成果。与此同时,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被邀请于1960年10月初前往美国进行交流。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6

而他在出发前,就已经打着“搞一场大事来彰显自己国家实力和地位”的主意了,所以他向涅杰林元帅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必须在自己到访美国前,“成功发射R-16导弹”。这其中的巨大压力显而易见。

出现故障

在赫鲁晓夫上台前,涅杰林一直都在炮兵大将的职位上稳步不前。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他才得以晋升为元帅,并担任战略火箭军这个全新兵种的总司令。由此也可以明显看出赫鲁晓夫对涅杰林有着极大的信任。

因为这个缘故,涅杰林也必须做出一番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以此来报答赫鲁晓夫。涅杰林深知,如果能够赶在赫鲁晓夫访美及十月革命纪念日前夕成功发射射R-16导弹,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苏联的威信,让赫鲁晓夫在美国的谈判更为顺畅。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7

所以在接到赫鲁晓夫下达的任务后,他丝毫不敢怠慢。1960年10月23日下午,第一枚R-16导弹被运到了发射场进行组装。涅杰林元帅亲自到了发射现场指挥和观看。

作为曾在卫国战争期间就任集团军、方面军级大军的炮兵主官,涅杰林元帅历经战火的磨炼,对大炮、火箭等武器十分熟悉,因此他的出场绝不是简单的“围观”。而南方设计局和导弹工厂方面的技术人员更是全军出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然而,就在对R-16导弹做发射前最后的安全检查的时候,进行安全检查的工程师发现了问题。他报告称,连接一级发动机的燃料管理的抗高温薄膜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刻进行维修。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8

按照导弹试射安全条例的规定,对导弹进行维修之前,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将导弹内的全部燃料先卸下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然而,这样一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相当长,一定无法赶在规定时间内发射导弹。为了完成任务,涅杰林元帅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

他不顾工程师的劝阻,并拒绝了基地发射总指挥推迟发射的请求,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在不卸下燃料的情况下维修导弹。这也为接下来惨烈的事故埋下了祸端。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9

意外发生

为了鼓舞士气,让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加快维修好导弹,涅杰林元帅亲自来到距离导弹只有二十米的地方指挥维修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距离,也造成了他后来无法逃脱的命运。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10

就在维修工作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意外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导弹第二级推进器突然启动,其产生的尾焰透过燃料管道点燃了第一级火箭箭体的燃料缸,引发了燃料的急剧升温,并最终产生了剧烈的爆炸。

导弹爆炸所产生的高温,瞬间将发射现场160余名火箭专家和工程师直接气化。就在不远处的涅杰林元帅也被当场炸死。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11

后来爆炸结束,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扑灭大火后,现场已经尸骨无存,只能看到地上黑黑的人形轮廓。后来救援人员还在现场找到了半块被烧得变形的元帅勋章,确认了涅杰林元帅身亡的消息。

然而,为了不在国际上表现出弱势,这场事故很快就被苏联政府全面封锁。他们将涅杰林元帅的死因归结为空难死亡,并隐瞒了包括家属在内的所有人。

直到后来苏联即将解体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政府才公布了真相。

1960年一场严重事故,几十位苏联专家直接汽化,元帅被当场炸死 - 12

小结:

R-16导弹发射事故中160余名苏联战略火箭军的核心人物及顶尖专家的死亡,极大地阻碍了苏联导弹技术的发展。

而造成这场意外事故的,有苏联高层的施压及涅杰林元帅缺乏管理经验,急于求成又心存侥幸的原因。然而,这场事故最终又以血的代价将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研究正式推上了正轨。

其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之后SS-17,R-36M等洲际弹道导弹的成功研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