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3日 11.2°C-15.1°C
澳元 : 人民币=4.8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2021-09-0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纵观《周礼》可知,“体国经野”很认真很严谨的观念与做法。周人确实是把自己的“国”划分为两个不同性质的地域来管理,一个是周天子所居之国都,延伸来讲还包括各分封诸侯国之王所居之都邑所在地,连带着包围这些城邑的郊外之地都称为“国”。

另一种地域是与“国”相对应的“野”区,亦即都邑郊外更加偏远的地域范畴,或称之为鄙。在国的区域是用乡制进行管理,在野的地方用遂制进行管理,乡制由乡、州、党、族、闾、比六个层层隶属的基层行政单位,其长官分别被称为(乡师)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闻胥、比长,相应地遂制也是由遂、县、鄙、鄹、里、邻六个上下隶属的单位组成,其官吏分别被称为(遂人、遂师)遂大夫、县正、鄙师、鄭长、里宰、邻长。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1

基层乡里制发展阶段分析

在《周礼》中,除上述还有很多与基层社会有关的行政组织与官员职位,比如在掌管土地和人民的“地官司徒”之中有“闾师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政令,以时征其赋”、“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还有“遗人”、“均人”“稍人”“委人”等,在掌管刑法的“秋官司寇”之中有“乡士”、“遂士”、“县士”、“方士”等。

《周礼》的作者、成书年代向来为古今大家争论,说法不一,但毫无疑问此书是对先秦时代政治制度的系统性记述与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客观实际。从周礼中对基层控制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国野有别,乡遂之分,血缘部落遗风明显。占据统治地位的部落贵族与族人居于国都及四郊,而那些被统治的部落以及井田制之下奴隶都居于野的地带,由此对不同血缘的部落进行相异的管理。

从《周礼》中对乡遂制度的规定来看也是如此,乡制下的官员所履行的职权一一包括法律宣传、人才举荐、礼仪主持和率军出征等,在层次上远远高于野地域的遂制官吏的督促耕作、崔纳赋税、登记人口等职责,当然这是他们血缘部落的不同地位所决定的。乡、遂制度是对不同部落所居的不同地域的管理体系,尽管乡遂是两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其地位不同职权亦有高低,但不可否认二中体系之中所包含的管理理念是一样的——隶属关系的层级区划管理。

上下级的隶属观念是文明时代的一个明显标志,是从原始的族群部落出现首领开始发轫而来,代表着人类自我管理分工的细化和具体化,也是管理理念进步的表现。西周时期的这种划分层次的区域管理理念——尽管不一定很严格——是以后各种制度尤其是行政管理制度分层细化的滥觞,后来这种中央-郡县-乡里的行政区划制度就是这种理念发展延伸的最好表现。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自西周以来第一个从动乱分裂到和平统一的时代,这段时期里各种制度被创立确定,成为以后朝代各种制度的范本。在周代的基础上,中央对基层控制管理的乡里制度就在这段时间内得到形成发展。

战国时期,乡里制度进一步发展。楚人所著的《鵾冠子》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是反映战国时期楚国的地方行政组织状况,与春秋相比,战国时代的乡里记载显得更为条理清晰与简洁,其制度化的趋向更为明显。

总体来说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基层制度已初具雏形,各种记载都表明此时基层巧亍政组织的主体都是乡里。对于春秋时代的乡里基层社会的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变革要从经济基础寻找动因,基层管理制度亦不意外,乡里制度的形成离不开井田制的废弛,乡里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井田制逐步瓦解被取代的过程。史籍中对井田制的记载有很多,对其的解释也相当繁多与深入,因此井田制为一般历史学者所熟悉。

本人认为井田制是一种国有的土地制度,是奴隶分封制的产物,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牺牲其他集体的利益以保证奴隶主利益的一种策略制度,井田制下的耕作者是不自由的是惨烈的。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耕牛的推广使得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得个人小家庭开辟耕种私有小块土地成为可能。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3

自此,个体小农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逐步瓦解,继之而起的是封建地主经济基础之上的君主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在此之下的乡里基层管理定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和变化。

秦汉时期是自西周后亦是我国历史有明确纪年以来的第一个大统一时代。秦汉所建立的大一统政体,开创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新局面。秦汉时代在我国制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开创了很多新的制度,并为后世所效仿,乡里制度便是一例。

基层的乡里体系最终在秦汉时代得到了正式确立,史书中有关此时乡亭里的记载非常的多,学者对此研究也颇为丰富深入,在此不再赘述。乡里制度从西周时代乡遂制发展而来,经过了春秋战国的洗礼到此时他己经脱胎换骨,成为与封建大一统中央专制王朝相适应的完善的基层行政体系。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4

仝晰纲先生还认为秦汉时代的乡里系统带有一种“自治”的性质。专门的乡里治安机构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央政权注意到了基层社会秩序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基层乡里社会在更加自由、“自治”的同时也处在更加严密的控制之下。

魏晋时期是秦汉一统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乱时期,刚刚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受到了挑战,统一的帝国顷刻间四分五裂,陷入了分裂割据、争霸局面,经过了三国时代的纷争之后,代魏而起的司马氏政权一统三国建立了短暂的西晋王朝。

魏晋时期是大动乱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中古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秦汉所建立的一系列体系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不得不做出退出历史舞台的选择,而许多新的制度正在魏晋之际也生根、发芽、不断成长。

坞堡也被称作坞垒、坞壁等,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种带有地方武装割据性质的组织同时兼有经济与政治属性。坞壁的产生应肇始于西汉末年的战乱之中,其背景是西汉中后期豪强地主的出现。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5

时逢战乱,政府的行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以维持社会秩序时,基层乡里组织往往被坞堡之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所破坏进而被之取代。

总之,此时的基层行政组织系统己被种种坞堡的发展所破坏,乡里制度已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是一纸空文。至于乡里制还能在国制度家层面出现,只能说当时的坞堡组织还没有完全占据整个基层社会。而下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格局有了最终的定性。

北朝社会与基层管理制度

西晋短暂的统一很快结束,混乱不堪的政治分裂局面再次重现,胡人乱华对北方社会的破坏也更甚于之前的战乱。经过五胡十六国的纷争,由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最终统一了北方地区,取得了中国版图的局部统一,中国北方进入了北朝时期。

所谓的北朝是与东晋南朝相对应的时间段落,此中包括北方几个相继的王朝的统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北朝结束了中原北方自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一百五十年的分裂战乱局面,并为以后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6

对于中华文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独特的部落传统、习俗、文化不会轻易地消失,是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慢慢地持续地转变的。

除却上述坞堡组织的客观情况之外,宗主督护制的制定还与北魏拓民族的部落传统有关,至少这应该是他们起初认为最简单的管理方式和最便于理解与接受的管理理念。

总之,最终三长制取代了以往的宗主都护制,成为北魏政权对基层社会进行实际控制与管理的正式制度。这种制度也并未因为北魏后期的政治分裂而被抛弃而是为其后的政权所继承。

基层行政制度及其在北朝时期的新变化 - 7

结语

我们可知,基层聚落与行政乡里制度之间的联系。从西周开始,聚落的自然属性就在不断地发展,至魏晋时期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从最开始的被行政乡里制度所完全包括完全覆盖,到魏晋时期伴随着新的名称“村”而崭露头角取得上层认可取得自己的行政组织意义。对于整个中国社会来说,这条线索是没有中断的,隋唐一统之后,最终村落在南朝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