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5.6°C-10.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感情的世界或许是最为玄妙和难以捉摸透彻的东西,多少爱情因为浪漫的相遇相知而开始,又有多少爱情在鸡零狗碎中消失不见。曾经最亲密的爱人,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也正是那种最亲密的滋味,让善男信女抛弃所有现实也要在一起,也正是那种渐行渐远的沉默,让男男女女们清醒过来,爱情并不意味着能够拥有幸福的结局。

常书鸿和陈芝秀,在爱情中甜蜜过,浪漫过,妥协过,也懊悔过。19岁的陈芝秀对常书鸿一见钟情,但她怎么也想不到最终她离开了丈夫和孩子与人私奔,其后半生的生活更是超出她的想象,常书鸿晚年对她的离去,只说了六个字:这是我的过错。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1

一见钟情的情缘

常书鸿19岁那年,姑姑从婆家带回来一个女孩子,姑姑说这个叫陈芝秀的女孩是她的继女。那时常书鸿血气方刚,陈芝秀亭亭玉立,两人互相一见钟情,纷纷坠入爱河。

彼时常书鸿还有父母为他定下的婚约,但他爱得热烈,不顾父母反对执意退掉婚事,要与表妹陈芝秀在一起。

如他们所愿,两人在杭州结婚了,结婚当天高朋满座,郎才女貌,亲朋好友们送上祝福,都认为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这段婚姻的开头的确很美好,结婚后第三年,常书鸿准备去往法国留学,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在法国居住稳定后,他便将陈芝秀也接到了法国。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2

陈芝秀的到来,让常书鸿的法国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时常有陈芝秀的身影,从画作中溢出的爱意和幸福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

陈芝秀很快在法国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学雕塑,他学绘画,两夫妻在西方艺术里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和交流,可以说为幸福的婚姻生活增添了更多心意相通。

1931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常书鸿为女儿取名为沙娜,法语塞纳河的谐音,因为常书鸿时常爱在塞纳河畔散步。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3

有了女儿之后,夫妻生活变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两人仍然会在法国的公寓里举行沙龙,家里经常有留学生到访,陈芝秀成为了一场场家庭沙龙的主人,而她也乐此不疲。

但1935年的一天,常书鸿看见了一本《敦煌图录》画册,彻底改变了常书鸿的人生轨迹,也令他们美满的婚姻走向下坡路。

出现裂缝的婚姻

这本画册让常书鸿第一次知道国内居然有这样一个艺术天堂,敦煌壁画是不输于法国巴黎的艺术品,他要回国去研究这些壁画。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里,常书鸿基本上都是在为回国去敦煌做准备。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4

但妻子并不赞同回国,她已经习惯了法国生活,习惯了穿着高跟鞋、涂抹口红、优雅知性的法国艺术生活。但丈夫却一腔热血,对妻子感受并没有过多在意,执意要回国去。最终,陈芝秀作出了妥协,夫妻二人一前一后回到国内。

回国之后的生活颠沛流离,陈芝秀非常不适应,但常书鸿一心扑在敦煌艺术上,对妻子和孩子的照顾并不周到。

一次陈秀芝带着女儿在贵阳旅馆中休息,一颗炸弹落在旅馆内,陈芝秀害怕极了,本能地将女儿护住躲进桌底下,才侥幸活了下来。这件事给陈芝秀非常大的心理阴影,在国内动乱的时代,她渐渐厌恶战乱,厌恶颠沛流离,只想有个安稳、安全的家庭。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5

一次日军轰炸,一家人躲进一个天主教堂,在这里陈芝秀接触到了天主教,心灵得到了抚慰,并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

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婚姻出现了裂缝,而天主教徒的身份,会成为夫妻二人分道扬镳的催化剂。

抛弃儿女的私奔

后来,常书鸿调到重庆工作,一家人定居于重庆,陈芝秀以为终于安定下来了。但常书鸿却仍然牵挂着敦煌,并且认为妻子理应支持他的事业。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6

安定生活仅一年多,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被任命为副所长。他瞒着妻子这一消息,直到重庆报纸报道了这一新闻,夫妻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执。那时儿子嘉陵刚出生,陈芝秀再也折腾不起来了。

常书鸿没有安慰妻子,反而扔下妻子和儿女,自己先去了敦煌。等到敦煌的工作井然有序地展开后,常书鸿渐渐思念家人,写信催促着陈芝秀搬到敦煌来。

陈芝秀依旧妥协了,她去到漫天黄沙的敦煌,适应着艰苦的生活,在常书鸿的鼓励下,拿起雕塑刀重新走进艺术世界。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7

但她彼时已经是一位天主教徒,无法与敦煌艺术建立起深厚情感,也无法再像法国时一样,与丈夫在艺术世界里心心相惜。生活上艰苦的条件让她无法适应,最重要的是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她的感受越来越不细心。

1945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来了位新总务主任,也是浙江人,名叫赵忠清。陈芝秀与他走得亲密,常书鸿却一点都未察觉。

4月的一天,陈芝秀去往兰州看病就再也没有回来。常书鸿发现妻子多日不回后,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妻子和赵忠清已经私奔了。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8

即使常书鸿找遍了所有旅馆和车站,都没有看见妻子的身影。妻子彻底离开了他,此后常书鸿再也不提妻子的名字。他仍然投身于敦煌艺术,后与学生李承仙结婚,夫妻二人为敦煌艺术奉献了一生。

到了晚年之时,常书鸿想起前妻,他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而陈芝秀也说到:一失足成千古恨。私奔后的陈芝秀过得也很坎坷,赵忠清因身份问题坐牢,并死于牢里。

后陈芝秀改嫁又生一子。为了生计,她当美术老师却因“历史复杂”清退,后当过仆人、摆小摊,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直到1979年去世。

因生活艰苦,她抛夫弃子与军官私奔,晚年丈夫却说:这是我的过错 - 9

小结:

回顾这对夫妻的人生经历,真的很难说清楚谁的过错更大。一对恩爱的夫妻,因丈夫过分投入事业,忽略了妻子感受,两人在动乱年代里逐渐走向不同的方向。如果不是赵忠清入狱,或许陈芝秀的后半生过得会幸福。

但是,没有如果。陈芝秀仅在法国那几年度过了此生最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让人唏嘘,在情感的世界里,怎样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