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6日 15.2°C-19.4°C
澳元 : 人民币=4.77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2019-09-15 来源: 十点读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1

前几天,央视新闻转发了一条关于叶嘉莹的微博。

可能很多人对她不甚了解,但是比起常年占据新闻的歌星影星,我觉得她才是最该上热搜的“明星”。

董卿称她为“诗词的女儿”“古典文化的传承者”“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她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研究诗词,教授诗词。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2

她“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却毫不吝惜地把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共计3568万元,全部捐给了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事业。

“我要把当年的诗词吟诵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不然我对不起前人的那些使人,也对不起后来的学者。“

为什么她要如此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古典诗词呢?

还记得《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武亦姝吗?

一袭红色汉服,满身书卷气,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吟毕嫣然一笑。处处透着古典美人的气质。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3

这种气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武亦姝说自己从小就酷爱古诗词,书柜上一本陆游诗集快被翻烂了,别人是手机不离手,她是诗词不离手。

在家里,父母也会经常和她玩背诗的游戏,谁输了谁去做游戏。

从《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到清华大学的理科学霸,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诗词对孩子强大的塑造能力。

被诗词滋养的孩子,自有一股气定神闲的气质。

学习诗词有什么用?

除了语文试卷诗词填空题可以游刃有余,诗词鉴赏题可以应对自如,写作时素材信手拈来,我想它更重要的是帮孩子“见世面“。

遭遇挫折的时能想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从而不会轻易放弃。

迷茫时能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知道去换一个角度。

出门旅行看到美景,不至于只会感叹“真美“,能毫不犹豫地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很显然,无论是对于应试教育,还是情商、逆上、表达能力的培养,诗词都有着莫大的作用。

当然,想要获得更多的诗词储备量,仅仅学课本里的,是完全不够用的。作为诗词的爱好者,十点君从无数诗词书中挑出了这部“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推荐给大家。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4

▲一套三本:《人间烟火皆是诗》《上词如风》《赏词如月》

这套书收录了李白、苏轼、陆游等唐宋名人共计101篇经典诗词,作者通过诗词人的生平经历、作品的社会背景以及诗词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对诗词进行了解读;

讲述了在这段动荡又繁盛的历史中,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风浪,又是怎么面对的。

在那些豁达的体验中,我们的心灵舒展了,纠结的不再纠结,放不下的也看淡了,生活多了几分优雅,添了几分从容。

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5

那么,市场上那么多诗词赏析书,我为什么只推荐你这套?

01.

最懂诗词魅力的文学大师

用讲故事的方式解读难懂诗词

王立群老师授课24载,从讲师到教授再博导,他在《百家讲坛》讲史记,被大家誉为“百家讲坛最学术的主讲人”。

去青歌赛做评委,去《中华百家姓》做嘉宾,也是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他精辟幽默的点评更是俘获了一大批粉丝。

在解读传统经典时,他会找到和观众、读者最为接近的切口,一点点不断延伸,娓娓道来,把有意思的故事中融入历史、文学、成语中,读者很容易就能记住。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6

图片来源自网络

解读诗词时,他很擅长把难懂的诗词与简单的当代流行语相结合。

例如在《中国诗词大会》点评曹操的《短歌行》时,王立群说:“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苦闷心境,其实一句话概括就是‘宝宝心里苦啊’。”幽默有趣的表达,让大家会心一笑。

可以说幽默有趣、通俗易懂就是王立群老师作品的特点。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7

他会从星座角度讲《诗经》,从小鲜肉角度解读《离骚》,说《大风歌》是“草根的逆袭”。

认为王维是“终南山的佛系男神”,说李白的诗集是一部“狂人日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是北宋版“舌尖上的中国”,李商隐的《无题》写的是一场“确认过眼神”的美丽遇见与回肠荡气的无奈转身,张九龄的《感遇·其一》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的自信与坚守。

在讲解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时,王立群如此解释:如果用当下的语言来解读《诫子书》,那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告诫后世子孙让他们长大“不坑爹”。

无论多么古老的典故,多么艰涩的诗词,他都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读,而且还能加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处世哲学。

“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真正做到了“你想听哪首诗词的故事,我都可以讲给你。”

02.

101篇经典宋诗词

丰富文史知识

收获传统文化

这本书收了录唐、五代、宋诗词达101首,包含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名家经典之作。

与一般的词评家不同,王立群在品读词作时除传统的“炼字”、词作感情的把握与赏析外,更着眼于词人的生平、词作的社会背景及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方面的解读。

让人读完一首诗后,不仅知道了诗词本身的意思,还丰富了文史知识,收获了传统文化。

例如他讲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8

这是一首伤春诗,而且伤得很严重,为什么呢?且看“柔肠断”三字。

天下刚者易折,柔者难断。“柔肠断”则可知受伤之深、之重了。

是什么让他“柔肠断”呢?如果不对当时的历史和李煜的处境深做了解,很容易误以为他是在抒发对南唐灭亡的愁苦。

南唐亡国前,李煜派李从善到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却强硬扣留了李从善,不让他回金陵。

李从善是李煜的哥哥,就是这件事让李煜非常伤感。

都说帝王家的孩子感情一般不会太好,怎么他们兄弟这么另类?

这一切还得从上一辈的恩怨说起。

李煜的父亲李璟,很多人知道,他是南唐第二位皇帝,原本定下了“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法,却引发大儿子李弘冀不满,最终酿下惨剧:

李弘冀毒死了自己的亲叔叔,不久之后自己也染疾身亡。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9

当时很多人大臣都希望更为果敢、老练的李从善继位,李璟还是力排众议选择了李璟。

李璟“兄终弟及”的玩法害人害己,却造就了李煜与哥哥李从善的好关系。

如今,哥哥生死未卜,“雁来音信无凭”,鸿雁传书都不知道往哪送,可不得愁死个人了。

鸿雁传书,经常看武侠片应该都知道,但它出自哪里,背后的意义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这个典故,出自西汉苏武。

苏武就曾持汉节出使匈奴,但被对方扣留并诱降,苏武持节不从,于是便有了《苏武牧羊》的故事。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10

▲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

后来,一位当年和苏武一起出使的随从常惠,便用了鸿雁传书的故事暗示对方,“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巧妙地挽回一名功臣。

所以你看,原本一首54字的词,经过王立群的解读后,信息量居然这样庞大。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5

03.

深刻解读历史人物故事

从他们的曲折经历

收获自己的人生观

除了解读诗词以及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外,这套书中,还为大家解析了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经历,帮助大家获得更多古人的智慧,让生活过得更容易。

比如鼎鼎大名却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全能男神苏轼。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12

人常说,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在苏轼的一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先是和王安石主张新法的意见向左,遭遇了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是宋哲宗上台全力打击旧党,先是被贬惠州,再是儋州,差点丢了老命。

在苏轼所有诗词中最著名也最能体现他心态转变的,应该是《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王立群是这样解读这首诗的:

自然界中的风雨与晴天,你若淡然处之,也便不觉得狼狈,亦不觉得欢喜;

人生中的风雨与晴天,你若泰然处之,也便不觉得艰难愁苦,亦不觉得兴奋愉悦了。

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是自然而然的人生际遇,是命运的最佳馈赠。

从这首词的解读中,我才知道,原来自然中的风雨,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人那里,别有一番解读。只有经历过了这些苦痛,才能练就强大内心。

这无疑对你我的人生观塑造非常有帮助。

04.

语言浅显易读

故事性强,单篇成文

适合各个年龄层读者阅读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大家似乎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社交,忙着赚钱。但同时对于学习的需求又很大,所有只能挤时间来阅读。

这套书正满足了大家的这一阅读习惯。

“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都是以诗词为核心,深入浅出解读的,作者语言浅显易读,故事性强,每篇文章的字数在1000-2000左右,15分钟左右即可看完。能让大家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又能收获满满知识点。

非常适合各个年龄层读者阅读。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13

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考,我们课本中的诗词与老师的讲解不计其数。

如果翻开中小学的课标,也会看到其中对于诗词掌握的核心要求:

掌握字词、读懂文意、翻译句子、鉴赏感情等。

这些要求使得老师在教学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也总结了诸多的读诗技巧与答题手段,甚至还有一些类似于数学公式一样的答题模板:

运用了……手法,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感情

于是当我们看到一首诗、一首词,就会条件反射地说出其中的某个动词、形容词的妙用。

而作者的感情无非是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风亮节,等等。

这显然不是我们喜欢且无意义的。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

写出那么多名诗词的李煜,辞庙离宫时,居然像小女儿一样,挥泪对宫娥;

才思敏捷的温庭筠,在监考严密的科举试场上,帮助坐他旁边的8位考生答完了题,还得了个“救数人”的名头;

南宋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女子徐君宝妻,竟也能做出一篇名流千古的词……

是不是就觉得有趣多了?这就是故事的魅力,而这些古老的故事,正藏在诗词里。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5

国学大师钱穆在《谈诗》中讲到:“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

愿你在读过这套“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之后,能够从古诗词与古人那里,收获对自己有帮助的精神财富。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陪你提升生活品质

挑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好书

为什么要带孩子见世面?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 1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