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5.1°C-17.4°C
澳元 : 人民币=4.8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2019-04-11 来源: 张德芬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01

“心想事成”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写过《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之后,我才真正体验到,所谓的心想事成,是因为我们的障碍在那里,让我们没有办法心想事成。为什么会有这些障碍?就是我们潜意识里头的一些限制性信念。

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就是在玩一场地球游戏。在选择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可能给自己设定了一定的课题,学会这些课题之后,我们的灵魂才能够进化,或者说才能享受到作为人的体验。

我鼓励大家把自己的人生想做一场地球游戏,把自己的生命想成是自己画好的一个生命的蓝图,自己写好的一个剧本。周围的人是被我们邀请来,跟我们共同演出这一场戏的。

心想事成,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我们的人生的剧本想成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定的。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1

02

“心想事不成”的领域,才是我们的灵魂课题

有时候我看到我自己的人生剧本也会想骂人,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太讨厌了。这辈子我“心想事不成”的东西,都是我要研究的课题,都是我灵魂想要体验的经验。

在我生命当中碰到任何挑战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是回看我自己说: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要有这样子的体验?为什么要我有这样的经验?我就觉得这的确是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想要体验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很容易能够心想事成了。

如果说你把自己的这些困难都看成是一个阻碍、一个打击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正向地去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首先就要把自己的人生的“心想事不成”的领域,看成是给自己设定的课题。我们就是想要来体验心想事不成的那种痛苦,想要什么没有什么的那种痛苦。

每个人经历的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要经验没有钱的苦,有些人是是要经验孤独的痛苦,有些人是经历病痛,有些人可能是经历亲人的死亡,离别的痛苦。所以我们在玩地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心想事不成,只是我们要体验的过程。

怎么样能够让过程加速过去呢?第一个你就不能害怕心想事不成的感受和情况和体验。

很多人想要一个好的伴侣,那你就必须要适应孤独,能够享受孤独。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里面就谈到,我是从来没有准备孤独一个人自己过的,没想到50多岁的时候突然单身和空巢同时发生,一下子陷入孤独的里面。一开始我是很难适应的,可是当我能够穿越孤独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老天要我孤独是为了学到功课。然后我就把它当成功课来修,凡是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我都会去看我要学习的课题是什么。比方说,我很挑剔或者是说不够包容,我看到的时候就会让我自己更加包容一点。我自己的个性上也有很多缺点,但是我很清楚是什么问题了,我就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更加的包容他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当然最重要的是心态。

我们以地球玩家的心态来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害怕心想事不成的这个部分。要学习跟这个你不喜欢的情绪在一起,比如说孤独,或者被人瞧不起的自卑。有些人追逐金钱是为了我有了钱别人就能瞧得起我,其实并不是那么在乎金钱的人,那这样子的话你就是要学习怎么样跟“我很自卑,我不够好,别人都瞧不起我”的这种感受共处。

其实有这种感受的时候是很难过的,我们都会做一些补偿行为。感受来的时候,我可能立刻就会去微博上看一些语句,虽然大部分时候都觉得没怎么样,可是当我自我感觉很差的时候,可能会去看一看,这就是一个补偿行为。

我现在就不这么做了,我会老老实实跟感受待在一起。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2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南极的船上,我突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自我憎恨的感觉,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自己不够完美,配不上粉丝们的爱戴。那时候我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又是海上航行两天,所以你无处可逃,wifi信号不好,不能上网,所以我就真的在房间里面直面我的这个自我憎恨、自我嫌恶,就好好的跟它待在一起。其实很快,下午感受特别的强烈,我就好好跟它待在一起,晚上感受就走了。感受走了以后,你在看同样的事情,那个感受是就会改变了,就不一样了。

所以说大家如果有那种比如说自卑、不配得的感受,也不要太在意,你看连德芬这样的人,活到这把岁数了,有这样的成就,还是会有这种感受。所以你们不要太在意,学会直面它,不做出任何补偿行为。

心想事成真正的障碍,是我们没有办法跟自己心想事不成的感受待在一起,所以心想事不成的情境就必须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功课?当我克服了害怕孤独的这种感受之后,我不再觉得一个人呆着或是一个人孤独呆着是不好的感受,我就很愉快很愉悦。而且我也不会为了想要求得陪伴就做出一些补偿行为,或是一个人待不住,我觉得内在有很多的力量,内在很丰足的感觉。

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就是你不喜欢去感觉到愧疚,所以你就会做出很多补偿行为。比方说你不想要去陪闺蜜去逛街,可是你会拖着你自己疲累的身体去。或是你明明自己很忙,可是你还要帮别人做很多很多事去关心别人。因为你自我感觉不好,需要别人的爱、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喜欢。

我们怎么样实践心想事成呢?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去识别你生命当中阻碍你的障碍是什么。为什么你心想事不成?

第一个是找出来是什么东西障碍着你,第二就是要学会跟这些情绪好好相处。第三,找到你真正想要什么?

很多人其实不是真正想要什么。比如说为了要让自己看起来有面子,可是他不知道他追求金钱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让他自己更没有面子,因为他在太在意金钱了,反而让别人瞧不起他。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3

03

找到你的惯性模式,当知当觉

真正心想事成的步骤,跟《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有所不同,我觉得是进阶版。你去发愿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才发现,为什么我发了愿都要不来,原来是我有什么阻碍在后面。所以我要去学习跟得不到那个东西时候的感受,跟愤怒的感觉待在一起,跟自责的感觉待在一起。

我常常说那些喜欢打电玩的孩子,妈妈就跟他较劲,不让他玩。其实有这样子一个东西较劲,孩子反而玩的更愉快。你就不管他,让他没天没夜的昏天暗地的去打电游。你看他能玩多久,他能玩半年、一年。

孩子其实都有一个自我向上的心,但是可能是成长的环境以及父母的言语行为,让孩子对自己放弃了。你自己每天做好你自己,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情,每天好好的上班,好好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孩子看到你不是在加戏演出那种悲情戏,不是在管他,而是在关心他,不是在控制他,而是在支持他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会转变过来的。

对待自己也是这样,你不要一边玩网络小说一边又自责,那会让你内在有一个对抗的力量,越来越停不下来,反而是你就沉溺在里面,不要自责,总有一天你会突然放下说我不想再玩。

此刻开始,我们要怎么样改变我们自己,从低剂量小剂量去违反自己的惯性行为?

比方说你总是在讨好,在讨好人之前,你一定有一个感觉,通常是不安全感:这个人不喜欢我,我必须要讨好他,让他喜欢我。这就是无意识的一个模式,是一个惯性模式,我们被它奴役了。

你首先就是要看到自己讨好人之前惯性模式出来的那一刹那,你能不能当知当觉看到它。以后就先知先觉,看到之后不去讨好。当你看到这个感受升起,可还是不由自主的去讨好别人,这叫当知当觉。没有问题,总比你以前不知不觉和后知后觉来的好。

所以现在就去看好吗?你行为习惯后面都是有这个东西,当你能够抓到这个根的时候,找到这个驱动力的时候,你就能够改变你自己了。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4

……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如果你常陷于“心想事不成”的循环,

这个四月,德芬今年上半年的唯一一次线下工作坊——遇见训练营再次开营。

德芬、介伟和木梵将带领我们进行深度清理和疗愈,这次,我们还邀请了周依慧老师跟我们一起共振。

介伟的唤醒,依慧的疗愈,木梵的创造,跟德芬一起,遇见未知的自己。

给自己两天

还自己无数种可能

这次,遇见体验营来到了德芬的故乡——郑州,这里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我们的根之所在。

这次,跟着德芬在郑州,开启一场“寻根之旅”,找到你心灵的根,找到你灵魂的休憩所,回归内在最真实的喜悦和平和。

四月郑州,牡丹盛放,让我们的内在也一起毫无保留地绽放。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5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6

2天1晚体验营=自我探索工作坊+情绪疗愈工作坊+心想事成工作坊+脉轮舞工作坊……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7

百万畅销书+超强导师团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8

《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本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成长启蒙书

线下体验营

一次改变生命的线下必修课

德芬邀请你,一起遇见未知的自己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9

提示:课表暂供参考,老师会不断更新与进阶优化

线上:7天《遇见未知的自己》线上课(德芬亲授,价值299元)

线下:2天1晚深度体验营

课后:21天群内共修

课程收获

情绪疗愈: 你将学习解读能量控制戏码,现场操练EFT情绪释放法,转化负面情绪,通过看见-释放-疗愈三步骤和情绪握手言和,感受平和、爱和喜悦。

身心整合: 你将透过脉轮舞达到身心整合,让觉知回归身体,疗愈被负能量卡住的部分。

生命蓝图: 你将重构生命剧本,不再被潜意识、原生家庭剧本限制。掌握吸引力法则,活出心想事成的自己。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10

适合人群

●想要释放压抑内在情绪,疗愈过去创伤的人;

●厌倦不断重复的生活模式,试图在人际关系、事业、感情等方面找出突破口的人;

●希望增进自我了解、关注内在感受、注重提升爱的品质的人;

●心理学爱好者,热爱内在成长的人。

特别说明:本次课程为大型体验营,你将与500+人美好共振,一起把心打开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

每个人都在这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改变

遇见体验营帮助每一个学员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来参加过的人怎么说:

“来之前很犹豫,担心会不会有收获,来了之后发现不来就亏大了。”

“让我用更好的角度看自己的,更好的释怀。”

“我的眼泪不由自主从心里涌出来……感受与身体连接的神奇。”

“有点不安,带着怀疑来,但是走进课程感受到慢慢的能量,自己的能量瞬间被点燃。”

“仅仅一天的课程,对过去几年的成长做了系统梳理。”

“上完课后感觉整个人能量变得充足,发自内心的喜悦,整个人轻盈。”

“听完两天的失眠没有了,晚上不起夜一下睡到大天亮,好多年没这样,是三位老师还有700位伙伴的能量给了我力量。”

“短短两天,摆脱了低迷状态,迎回了内在的淡定。”

“在冥想中,化解了多年与母亲的心结。”

“老师教会了我和解,终于放下对于前夫的指责。”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11

报名信息

课程时间

4月12日~18日线上7天预备课

4月19晚~21日两天一夜线下体验营

体验营地点

郑州

课程费用

原价:3980元

预售拼团价:2980元

课程人数:500+

2980名额仅剩150人!

【咨询助教】

扫码添加咨询顾问咨询了解更多

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惯性模式 - 12

由于线下课本身特殊性及坐席限制,

一经购买,恕不接受退款,请大家购买前仔细确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遇见一次蜕变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