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3.4°C-9.0°C
澳元 : 人民币=4.79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2017-10-16 来源: 夜狼文史工作室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国的帮会,套用一句话来说:“正所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算不上什么光荣传统,毕竟还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1

民国时期,整个社会正处于大转折的剧变时期,动荡不安之中,各个帮会也是乘机而起,其中有些成了气侯,有些灭了威风,有些转瞬即逝,有些锋头毕露,成王风光败寇颓丧也只是短短数年间,而其中真正做到了数十年间屹立不倒而对当世影响较大的有三个,被称作为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

青帮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2

青帮建立于清王朝雍正年间,由三位承办水路粮运的结拜兄弟潘清、钱坚及翁岩创立,因为帮会中的帮众大多以漕运为主要工作,也被称作为粮船帮。

后来有些人认为,青帮就是洪门的一大支派,两者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青帮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洪门都以兄弟互称,洪门成员入会不受限制,青帮组织更为严密些,因而江湖上称:“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

中国大地,河流众多,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粮物运输主要靠水运,因而青帮帮众颇多,势力遍及到大江南北。青帮帮内规矩较多,帮中大小以字辈论,强调师带徒的重要性,俨然犹如一个大家庭。青帮初创时较为兴盛,太平天国时,朝廷遭运中断,青帮主要经济命脉被切断,逐渐衰落,后来民运改为官运,青帮的弟子也只能改为陆上行走。

民国时期,大部分的青帮人员进入上海、天津等地以及长江下游其他通商口岸,以各种行业为生,有点游民帮会性质。青帮成员变得更为复杂,农民、手工业者、流氓、兵勇、、地主、士绅都有加入,尤其是在上海,众多帮派中,青帮人员人数最多。名声在外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就是青帮人员,就连蒋介石、陈其美这些国民党大佬都曾经加入过青帮。当时各种势力涌入上海,必然是要好好运用青帮这个“地头蛇”,以达到各种目的。青帮更是乘势而起,与各种势力都有关连,他们广揽门徒,经营各种行业,大发其财时,势力范围迅速发展,这也算是青帮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代。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3

上海青帮的崛起,当然也与国民政府明里暗里地扶持有关。等到国民党败退台湾,青帮也是大势已去,大佬们纷纷逃往海外,或是移居香港台湾,组织更为涣散,实质上已经是名存实亡。现在虽然还有一部分青帮人员在台湾与海外,以先前根本无法相比。

洪门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4

洪门大约成立于明末清初,关于起源,说法有很多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发展完善,抗清义士殷洪盛兴盛,后门人投靠郑成功,以反抗满清,留存汉族文化为己任。

洪门的名字,有说是取“汉”字(繁体)去“中土”转为“洪”字,也有说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转变而来,因当时清廷管得严,他们对外称为“天地会”,对内则是称为“洪门。”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5

洪门的组织系统庞大,涉及人员极为广泛,在海外也建有多处分支机构,据说当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刚起事时,依靠的就是洪门组织之一“三合会”,等到发展到民国时期洪门已经蔚为壮观。孙中山早年时期为得到美洲华侨的支持,就曾于1903年加入了洪门海外机构位于檀香山的致公堂,当时他被封为“洪棍”。

洪门组织曾多次在海外举办恳亲大会,1925年,各地洪门代表们通过决议,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唐继尧分别为正副主席。这次改堂为党意义重大,虽然并没能做到让各地洪门团体的积极响应,但还是吸引到了大部分洪门中重量级成员加入,诸如司徒美堂、黄三德等。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6

抗日战争时期,以致公党等为首的洪门团体,联合各侨团组织,为国内军队募捐到了大量物资,以支援前线,并还有不少人直接投入到了战斗中,可以说洪门组织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只是后来随着演变,或是适应形势,慢慢走样了。

哥老会

哥老会,起源于湖南和四川,活跃于长江流域,在四川和重庆被称为袍哥,在川军和湘军中具有极大影响。

“袍哥”的说法,源自于《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说凡入会者都是异姓兄弟。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7

哥老会属于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关于他的起源说法也有很多,最为主流的有三种:内部宣称的由郑成功首创;革命党人宣传的洪门中人潜入湘军创立;下层群众的自发结合组织的啯噜会演变而来。现代的大多数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

清末时期,哥老会各地都有组织,但大多互不统属,只是依据规定办事。哥老会成员极为复杂,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大多为汉人,也有少数其他民族成员。孙中山发动革命事业时,也很注重拉拢各地哥老会势力,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时,以哥老会为主力的武装起义,就发生过好几起。辛亥革命后,哥老会遍立“公口”,接管各地政权,成立军政府,被时人称之为“哥老政府”。之后滇军入蜀,大力清理哥老会势力,哥老会成员才转为往民间发展,势力再次逐步扩大。

清末民初中国三大帮会,最后两派堪称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 8

民国初年,护国、靖国各战役打响,哥老会成员被收编入伍组建成军,因此在军队中又著有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大多机构迁入四川,洪门、青帮等组织也随即迁入,在与哥老会交往中,三者互相渗透,以致使哥老会组织貌似成员增多,声势壮大,实质上却是成分更为复杂,组织益滥。国民政府为此曾多次下令解散哥老会,但收效不大,哥老会组织当时已是各派地方势力的政治工具,谁都想利用一把,就连国民政府中的军统、中统、三青团等“有心人”都想收为己用,已经渗透国民政府各部门,自然不是说解散就能解散的,而到了解放时期,随着各种大力度地清理运动展开,哥老会没有了生存空间,也就很快瓦解了。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