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0.0°C-11.2°C
澳元 : 人民币=4.86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个人信息=高额利润!为了盈利,科技巨头对用户数据虎视眈眈

2017-08-31 来源: 猎云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个人信息=高额利润!为了盈利,科技巨头对用户数据虎视眈眈 - 1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31日报道(编译:AlphaMk)

编者注:本文原作者Ben Tarnoff。本文以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入手,讲述了以亚马逊为例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正在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几乎已经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挖掘的深度远远超出公众的想象。

个人信息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就像石油对于化石燃料产业一般。这就是为什么像亚马逊和脸书这样的公司计划更深层地挖掘我们的个人信息,这个深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炎热天气中冷饮的花费更高了,那又怎样?

在英国的客户将很快发现,最近的报告显示:全国三家最大的连锁超市在指定门店推出了浮动价格。这意味着价格将有可能上升,有可能下降,完全取决于需求。例如:在中午购买午餐就会像在高峰时段订购Uber车一样,价格会上涨。

这可能听起来很激烈,但更激烈的变化即将到来。关于上周报道的消息——亚马逊宣布花费137亿美元收购美国有机商品超市Whole Foods。这个一直以来“猎杀”实体零售店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在三个国家拥有460多家实体商店。

这次收购是亚马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让一些观察者觉得很奇怪。但亚马逊一直趋向于领先竞争对手大约十年,亚马逊的成功归因于其直觉性的大动作。毕竟,这是一家早在1994年就见证网上零售力量, 在2006年就预见云计算潜力的公司。其Whole Foods超市的收购同样代表其对盈利性的新前沿远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亚马逊为了实体店放弃在线零售。相反,它在规划融合这两者。通过供需关系让食品价格涨幅看起来比较原始,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正在数字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亚马逊将硅谷数据导向的商业模式扩展到实体空间,并通过监视我们所做的一切来赚钱。

硅谷本身其实是一个采掘业——但它的资源不是石油和铜,而是数据。通过观察我们的线上活动,互联网公司尽可能地收集用户的数据。这些线上活动,如提取某个用户脸书上的个人信息、谷歌搜索,甚至是用户的鼠标悬在电脑屏幕上的某个部分多长时间。就拿这些活动单独来说,可能不是特别有意义。然而,通过与数以百万计的其他人进行配对,互联网公司可以发掘出该用户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可能买什么样的东西。

这些模式是高利润的。硅谷根据(分析)这些模式来对用户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推销广告。但用于生成分析这些模式的算法需要一个稳定的数据流。同时,数据量不必是无限的,但必须得是丰富的。

一百年前,你可以在德克萨斯挖油洞。今天,化石燃料公司已经建立许多英里的近海钻井平台。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同样的命运。这种盲目采掘的日子结束了:大多数“表层”的数据早已经被“认领”了。一起,脸书和谷歌在美国获得了惊人的76%的在线广告收入。

个人信息=高额利润!为了盈利,科技巨头对用户数据虎视眈眈 - 2

在西雅图亚马逊去“聪明”的店。整个食物信号的愿望与砖和砂浆的企业在线监控保险公司的收购。

为了增加利润,硅谷必须提取更多的数据。一种方法是让人们在网上花更多的时间:开发新应用程序,并使用户尽可能上瘾。另一个是让更多的人上网——这就是脸书Free Basics的动机,该计划为全球欠发达地区免费提供一套有限的因特网服务,希望从世界上的穷人那里获取数据。

但这些方法使得大量的数据处于未开发状态。毕竟,我们也只能是花过多的时间在网上。虽然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窥见”到了很多我们的日常生活–但不是所有事情。然而,对于硅谷来说,任何低于其总用户知识都代表收入的损失。任何用户不受监督的时刻都是一个错过的机会。

亚马逊将向业界展示如何监控更多的时刻——通过将公司监控深深嵌入我们的实体环境中,就像它在虚拟环境中所做的一样。硅谷已经通过在网上监视我们在做什么赚了一大笔钱,而且很快它会通过监视我们在线下做什么赚取更多的钱。

想象这会如何运作是很容易的,因为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了。去年年底,在西雅图亚马逊建了一个“智能”杂货店。客户不再需要排队结账买东西——只用拿起货物,走出商店即可。因为传感器会检测出用户拿起了哪些货物,并在用户离开时结账。

亚马逊擅长站在客户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没有人喜欢在排队等待中购买食品杂货,或摸索着自己的钱包结账。自动结帐技术使得客户在购物结账的同时,却能使亚马逊跟踪每一位客户作出的行为。

想象一下,如果超市同脸书或谷歌一样监测你。它将不仅知道你买了什么商品,而且了解你在哪个商品前驻足了多久,以及在超市中行走的路径。这一数据对用户的个性和喜好分析有重要价值——因为根据这些,亚马逊将向用户推销更多的匹配商品,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

超市并不是唯一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地方。监控可以变换到任意的实体空间进行数据挖掘。而对于用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挖掘数据最丰富的环境莫过于用户的家里了。

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也积极推进Echo——一个类似Siri一样名叫Alexa的语音激活助理。Alexa可以告诉用户天气,阅读用户的消息,列出待办事项列表,并执行任何其他任务。它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忠实地记录用户的互动并将数据传送回亚马逊进行分析。事实上,它可能不仅仅记录了用户互动,而且甚至是一切。

把一个“窃听器”放在用户的客厅是使亚马逊更加了解用户的一个好方法;另一个好方法是在空中监视用户的房子。七月末,亚马逊获得专利的无人机在向客户送货的同时监视用户的家园。其中一个例子就包括亚马逊专利申请中的屋顶修复:在家门口丢了一个包裹的无人机可能会注意到用户的屋顶在倒塌,而这一观察结果可能会导致维修服务的建议。亚马逊还在测试其送货无人机。但如果一旦它们开始飞行,我们假设它们会同家里的Echo一样竭力地从家门外搜刮数据。

个人信息=高额利润!为了盈利,科技巨头对用户数据虎视眈眈 - 3

硅谷是一个采掘业。但它挖掘的资源不是石油和铜,而是数据。而为了增加利润,硅谷必须提取更多的数据。

亚马逊在“植入”用户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阻力。人们可能不喜欢他们的超市监视想法、在每一平方英寸的房子中“安装”一个算法等等。但是永远不要低估资本注入调整规范会有多么迅速。

几十年前,让一家公司阅读用户的邮件,观察用户的社交活动并跟踪用户位置,作为隐私的一方面,即便不是大多数的人,也会使很多人反感。今天,就使用互联网方面来说,这些都是标准的,甚至是稀松平常的。值得考虑的是,在未来的20年里,随着硅谷强势地在我们的生活中深入挖掘数据,用户还要做出怎样的让步,即我们可以对隐私侵犯容忍到何种程度。

技术辩护者会辩护到:消费者可以随时选择退出——如果用户反对公司的做法,可以选择不使用服务。但在新时代的垄断资本主义下,消费者的选择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如谷歌、脸书和亚马逊这类公司主导的数字领域中——你无处可逃。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政治。作为消费者,我们几乎无能为力;但作为公民,我们可以要求对于数据进行更多的民主控制。数据是我们的共同福利:我们将数据收集到一起,使它变得有意义——因为只有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后,有用的模式才会出现。

任何一个有理性人都不会让采矿业单方面地决定如何开采和提炼资源,以及任意地在某些地方开矿。但不知何故,我们却让技术产业几乎做了所有诸如此类的相关决定,甚至更多;而且,在几乎没有公众监督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把铜从原本属于每个人的地球上挖掘出来的公司,都应该受到大众的监督,因为这同每个人的利益相关。同理,任何一个从公众生活中掘取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也应该受到大众的监督与管理。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357583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