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6.2°C-10.1°C
澳元 : 人民币=4.83
卧龙岗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孙立人在台凄惨生活:一生遭软禁 做果农贴家用

2013-11-12 来源: 台海网 评论0条

  孙立人


        核心提示:直到孙立人很老了,眼看自己日薄西山,一生的愤恨和不公待遇仍然不能获得昭雪,孙立人在孙天平出国念书前,终于对着自己的子女第一次完整的诉说了他的过往。

  蒋经国过世,蒋家政权结束的1988年,孙立人终于迎来了自由。蒋介石与他的儿子一直将孙立人关到他们自己生命都完全终结,也没有还给孙立人自由。

  1988年1月13日是蒋经国逝世的日子。蒋经国连同他的父亲蒋介石一共统治了中华民国一个甲子。在蒋氏父子结束他们统治生涯的那一刻,孙立人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蒋经国去逝,李登辉上台。二个月后,1988年3月20日这一天,当时的台湾“国防部长”郑为元带着水果礼物,亲自闯入软禁孙立人长达33年的孙府。郑为元以“国防部长”的身份宣布,他的老长官孙立人,从此恢复自由。

  但这只是自由,而不是平反。

  孙立人的原配夫人无法生育,为了让孙立人能传宗接代,1950年代初,孙夫人同意孙立人与府邸一位台湾妇人结伴下半生。孙立人与台湾妇人在一起后的第三年,“孙立人案”就发生了。软禁中的孙立人生下了长子孙安平、次子孙天平、次女孙太平。孙立人的前半生适逢中国的动荡岁月,过了五十岁才初次喜得麟儿,因此他以“中国安定,天下太平”为儿女命名。

  次子孙天平回忆,蒋经国死后,那些跟他们住在一起的情治人员才渐渐撤离他们家。此时,孙立人已被软禁长达33年之久。

  孙立人的孩子打从出生开始,就跟着父亲一起受到软禁之害。他们全家都被软禁在台中一处戒备森严的府邸。在这里,他们一家人渡过幽幽的软禁岁月。

  现在这处孙立人住的最长的故居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孙立人纪念馆,是历史纪念建筑。但更重要的意义是,它成为台湾的人权教育基地,教育着所有华人的后代子孙,我们这个民族曾经以怎样残酷的方式对待一个民族英雄,更遑论对待一般的公民。

  孙立人是中国人的民族英雄,当日本异族入侵中国,烧杀虏掠,造成民族压迫,孙立人像其他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一样挺身而出,冒死抗敌。而他本来可以有更自私的选择,可以从事商业,也可以避乱世于异国。但孙立人回到祖国,用血的代价参与这场驱逐异族的世纪大战。国共内战中,各为其主,作为一名国府的军人,他的选择很少。军人只有忠和勇。夹在党派战争之间的军人,根本算不上什么与人民为敌。国共内战死伤千千万万的军人,是这个民族的大悲剧,如果我们的争战,并没有使我们民族文化复兴,并没有使我们灵魂自由,并没有使我们健康生活,没有使我们生而平等,那么一切为中国现代化道路而死而伤者何其无辜,何其可怜。

  无论孙立人做过什么,他的儿女们绝对是无辜的,在孙立人失去自由时,他的大女儿孙中平也只有三岁,孙天平更是还没有出生。在这个世上,有的人是含着金汤匙或银汤匙出生,但是父亲被幽禁的状态,使得孙家的孩子带着天生的枷锁出生。任何一个管理众人事的政权,有什么权力以这样枷锁对待自己年幼的国民呢?

  1955年初,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定后,3月8日,蒋介石立即派人到当时尚在台北南昌街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官邸,要求他搬出官邸移往台北近郊新店——一个既偏僻又易监视的地方,从此孙立人失去了自由。

  那个房子孙立人要自付租金,山中湿气又重,孙立人便呈报说,既然是软禁,可不可以住到自己原在台中买的房子。情治单位研究之后,觉得台中的孙宅也很独立,适合监视与隔绝,便同意孙立人一家都搬到台中去住。彼时孙立人不仅失去军职,也失去了国家赋予军人一切应有的待遇。失去千军万马的指挥权后,孙立人这位抗日英雄面对的是普通人的现实困境。一开始,他连军人的基本待遇都失去了。没有钱,没有军人退休的奉给。他的地位很尴尬,被软禁的他,没有退伍交接,没有光荣仪式,连退伍军人都不算,一夕之间从陆军总司令成了国家的囚徒。他是因为美国试图扶植第三势力,将他当作对象,此种威胁使蒋介石对他产生了猜忌,为杜绝后患最后把他拉下马,永远软禁起来。他就像是张学良、像是李弥一样,成了蒋介石“政权维稳”下的囚徒。

  孙夫人一开始还变卖手饰维持家用,几年后实在没有钱了,连吃饭都有问题,软禁中的孙立人请老秘书写信给蒋介石,希望拨补一些费用给他生活。蒋总统也很绝,硬是不以退伍军人的待遇给孙立人,而是以总统的“特支费”,像是恩施一样给孙立人一家作为生活之用。为了让妻儿能生活宽裕,孙立人像张学良、陈立夫的晚年一样开始自已种菜养鸡营生。作为养鸡农,孙立人努力研读许多畜牧业的专业资料,但孙立人不能到市场上了解行情,行动往往比市场慢了一步,最后赔了老本。后来孙立人还养鸟(金丝鹊)、种玫瑰,培植兰花,最后种果树,成了一名果农。半生戎马的孙立人以为这样可以自谋生活,贴补家用。

  1960年代,台湾青果及香蕉大王陈查某买下了孙立人在阳明山的一块地,孙立人请人办妥这件事后,拿了钱在台中近郊一个叫大坑的地方买了一块地当果园种果树。

  孙立人一直不能出去接触社会,更遑论台湾东海大学邀请孙立人来授课,也被当局阻止,所以种果树成了孙立人一家比较实在的营生办法。台湾水果很便宜,果农都赚的是工钱,如果不能自己种植或收割,而是请工人代劳,势必赚不到什么钱。大坑这个果园未能带给孙家丰厚的财富,却给孙立人和家人很多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让孙立人在与世隔绝下,能够在自然间,一吐胸襟中的不平之气。软禁前的孙立人与政经各界交往频繁,社会关系良好,像学者胡适、台湾驻美大使蒋廷黻等都会前来探视,但被幽禁之后,孙立人再也不许接见外界人士。在孙天平眼中,大人们的事情都是莫测高深的,他根本不了解父亲的处境,以及对外界消息的渴望。当时年幼的孙天平,甚至不知父亲和自己是软禁的状态,不知道大人世界的复杂。

  只有在极为安全的情况下,在“外人”都不在场,孙立人才会对稍微懂事的孩子讲一点自己的故事,特别是在1960年代末,孙天平念中学放暑假的那些日子。夏天,到了周末,吃完晚饭,孙立人看情治人员都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时,就会跟孩子讲一点自己的事,还叮咛孩子,不要在外面乱讲,外面的世界非常复杂。作为青少年,孙天平有时遇到一些同学无礼的骂他父亲“叛徒”,孙天平还会跟对方打架。

  直到孙立人很老了,眼看自己日薄西山,一生的愤恨和不公待遇仍然不能获得昭雪,孙立人在孙天平出国念书前,终于对着自己的子女第一次完整的诉说他的过往。到了美国留学,孙天平才在有知识的同学口中,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及父亲的遭遇,以及父亲在历史上的坐标。

  蒋经国过世,蒋家政权结束的1988年,孙立人终于迎来了自由。蒋介石与他的儿子一直将孙立人关到他们自己生命都完全终结,也没有还给孙立人自由。

  孙立人在自家园子里耗去了整个下半生,直到如今,对于他的叛变与否仍有许多争议。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孙立人无论作为一名将军还是一介平民,他的公民权利和军人权利都不应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未经任何审判遭到剥夺。孙立人如今过世二十多年了,他所遭受的不公已经成为一段无法重来的岁月,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恨,更是我们华人,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

关键词: 孙立人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